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
:则非仅圣典上的文字而已,凡一切语言动作等,能表显意义令人理解而启发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时,则以音声为文字,所以佛经以名句文身为教体;乃至历来的祖师们,有擎拳竖拂等一类的开示,也莫不是令人启悟的文字般若之一。虽说文字不是实义,然而没有文字,却没法起观照,而证实相。所谓不假藉文字言说的方便,是无由引导众生离妄执而证悟实相的;故文字般若,事实也是修行不可无的一种重要条件!凡初学佛修行的人,要先从圣教听闻启悟,然后依所知的道理去实际真修,以期获到最终的结果,得到真实的受用,这才算为有次第的学佛修行,同时也不致行错了路。

    总之:从听闻言教,或自己阅读经典所开发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闻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实际地去体验修习,叫做观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观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无明,亲见本来面目,叫做实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证得故)。又自性虚灵不昧,谓之实相般若;依理进修,所行与所解相应,谓之观照般若;由圣教启发的清净智,谓之文字般若,此乃约通途而说。若单就本经所明者,则指解悟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文字般若;依法空无我慧,去观察觉照,谓之观照般若;彻悟法性无相,亲证实相,谓之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理也,观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文字、观照,为什么也称为般若?文字是求启悟实相的一种工具(无文字不能起观照),观照是求证实相的一种工作(无观照无由体证实相),二者皆依体实相,得名,故均以般若称之。文字,是一种道理的追求启发智慧,明白真理;观照,是一种心理的训练改除习气,求证实相;实相,是一种体证的境界灵明妙觉,平等周□。总之,文字是约解悟方面言,观照是约实行方面言,实相是约体证方面言。前二文字、观照,是相似义,属方便般若;后一实相,是真实义,属究竟般若。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方便般若通达一切诸法去方便化导众生(于菩萨位至佛果的中间依般若俗智通达利生方便法门,广修六度万行,救度一切众生)。┌观照实行体验求证依教奉行,行解相应。║

    │║文字般若如舟筏

    三般若┼实相性体所依(为文字所依)圆明寂照,║观照般若如驾驶

    │所证(为观照所证)不生不灭。║实相般若如目的地

    └文字解悟方便引导听闻圣教,启发智慧。║

    方便度生随机应化广修万行,普度众生。║

    兹约三德及三因佛性会通之:实相般若,在三德谓之法身德,在三佛性谓之正因理心佛性;观照般若,在三德谓之般若德,在三佛性谓之了因慧心佛性;文字般若,在三德谓之解脱德,在三佛性谓之缘因善心佛性。

    其次再约体相用三大释之:实相般若、体也,为观照、文字之体;观照般若、用也,为实相、文字之用;文字般若、相也,为实相、观照之相。依实相之体而成立文字之相,由文字之相而起观照之用,由观照之用而证实相之体。实相的体证,是由观照的工夫所获到的;观照的妙用,是由文字的启示而得来的,文字的成立,是依实相为本体的(又般若有境、行、果三:境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行照见诸法皆空(自利),广修六度万行(利他);果三身,四德)。列表如下:三般若三德三因佛性

    实相(真心理体)法身德正因理心佛性

    观照(观智精修)般若德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全卷经文)解脱德缘因善心佛性

    观照用即般若之妙用,为实相文字而生起

    实相体即般若之本体,为观照文字之所依

    文字相即般若之胜相,为实相观照之表显

    复次佛说般若有共、不共二类:对声闻、缘觉、及初心菩萨共同所说的其义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要释(斌宗法师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