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确实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当时我在被支解时,如果著有四相,必定心生忿恨,必成苦果。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就已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由历劫顿悟真空,可知吾人所修行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说,须菩提!菩萨之修行,首当空其心,离一切相,方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此心中不执著于色,不执著于声、香、味、触、法,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若于六尘中,一有执著,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的住处。所以我说,菩萨心本来是虚而明,若住于六尘就不能觉悟,我所谓的不应住色布施,原因就在于此。须菩提!菩萨不住色布施,发心广大,不是为己,是为有利于一切众生,应该要如此无相布施。而我所说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的,其实真宝的本体皆是空的,原是非相。而一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度而已,其实若见本性,妄心自离而入佛境,那么一切众生也就不是众生了。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常不变,不是欺人的,也没有两种说法。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之法,是真如无相,无实性;是自性自足、无虚的。须菩提!如果菩萨是一心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则是未离四相,有如人进入暗室,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执著于法而行布施,则如同人张开眼时,日光四照,见种种色;其心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须菩提!当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而此人成就见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