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珞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烧香、末香、涂香等,来供养此经;或用种种的宝旛、宝华、宝衣服等,来供养此经。
或者用种种的灯来供养。有苏油灯、香油灯、混合一切香油灯、薝卜(金色花)油灯、须曼那(悦意花)油灯、波罗罗(重生花)油灯、婆利师迦(夏生华)油灯、那婆摩利(杂色花)油灯,所得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无以计算。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若有善根的人,就是单单听闻药王菩萨本事品的人,也得无量无边那样多的功德。」
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後不复受。
假使有女人,她能得闻药王菩萨本事品,如果能受持此品,那麽,她能在来生之中,不为女身。但是,若欢喜女身的话,又另当别论。
若如来灭後。後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
在佛入涅盘之後,在最後五百岁中,若有女人听闻妙法莲华经,发心依经典所说的道理去修行,就是修忍辱、慈悲、法空三种法门。在本生命终之时,往生安乐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届时,见到阿弥陀佛,所谓「华开见佛」。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围绕所住之处。
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这人便将化生在莲华之中,生在宝座之上。再不为贪欲所烦恼,再不为瞋恚所烦恼,再不为愚痴所烦恼。三毒解除清净,即得身心轻安。这三毒有连带的关系。生起贪欲之心,求之不得,便发脾气。发脾气时,便失理智,就愚痴了。智慧不现前,不明是非,不识善恶,无明当前,便做颠倒事,遂造成身语意三业不清净。犯了十大恶业。永远在三恶道中轮回,没有了期。
如何控制贪瞋痴?就要勤修戒定慧。能守戒律,就没有贪心;能持定力,就没有瞋心;能学智慧,就没有愚痴。譬如一缸混水(无明),想令它清净,放点白矾(戒法),不许摇动(定力),慢慢混质下沉,便现出清净(智慧),能映照万物。
若能明白法华经的义理,也不会被骄慢、嫉妒诸垢所烦恼。人若有了这两种变态心理,则永远不会开悟,得不到智慧。修道先要没有贡高我慢的行为,没有嫉妒障碍的心理,学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
心中没有一切尘垢,就能得到菩萨的神通,和无生法忍。何谓无生法忍?简要言之,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忍可于心。
忍就是忍耐,面对逆境而不生瞋心。安住在法理上而不动心。把心安住在真如实相上,觉得没有丝毫凡夫的情念,可以舍弃,也没有圣人的见解,可以取得。
这时,觉悟十法界没有少法生,也没有少法灭,没有生灭。可是在法理上,都是如如不动。因为如如不动,所以没有生灭。证得心念没有生灭,从此看一切法都没有生灭。真正看到真如实相,才能得到这种忍,而永远不会被外境所迷惑,摇动其心。
总而言之,能放下一切,没有执著,就是无生法忍。证得无生法忍,就是法身菩萨。在阿弥陀经上说:「阿鞞跋致」,译为不退转,就是无生法忍。凡是上品上生极乐世界的人,一到净土,立刻华开见佛,立刻得无生法忍。有大智慧,有大神通,能助佛扬化,到处教化众生,令早日离苦得乐,往生净土。
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得到无生法忍之後,眼根清净,也就是得到法眼。用这种清净法眼,可以见到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