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巧妙的,所以用巧妙的智慧来做这种事情。兴之所至做戏,有演员,有观众;所以叫做宿王戏三昧。
5、无缘三昧:就是无缘大慈。无心缘念一切众生,有应即惑,如水现月。无论有缘无缘皆普度之,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所以叫做无缘三昧。
6、智印三昧:就是真实的智慧,印一切法,即妄而真。换言之,在一念具足三智。何谓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的智慧,道种智是菩萨的智慧,一切种智是诸佛的智慧。这就是智印三昧。
7、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就是了解一切众生的语言。不但明白人类的语言,就是异类的众生,如飞禽走兽的语言,甚至无情的草木金石,统统晓得,没有语言的障碍,有这种语言三昧,所以叫做一切众生语言三昧。
8、集一切功德三昧:一切三昧,能收入一三昧。一三昧,又能通达一切三昧。经过无量劫的修行,万德圆满具足,积集一切功德的三昧,所以叫做集一切功德三昧。
9、清净三昧:就是清净六根。六根清净,便得到互用自在,远离尘染,没有惑垢,所以叫做清净三昧。
10、神通游戏三昧:以神通自在妙用的力,现出种种相,来教化众生,游戏人间。换言之,神通变化如同游戏,如幻如化,普摄众生,令众生不要执著,所以叫做神通游戏三昧。
11、慧炬三昧:慧是智慧,炬是火炬。智慧如同火炬般的光明,能除黑暗。浅言之,修道才能有智慧,智慧光明能照破愚痴的黑暗。我们为什麽尽做些不合情理的颠倒事呢?就因为愚痴嘛!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才能息灭贪瞋痴。没有三毒之心,智慧自然现前。
12、庄严王三昧:庄严自性,自性似王。自性本来具足美德,一切圆融无碍。随便提出一种法,就能统领一切法。也就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所以叫做庄严王三昧。
13、净光明三昧:就是三智清净,圆满光明,能照一切法。也就是性净光明,所以叫做净光明三昧。
14、净藏三昧:在一念中,得到清净,善摄万德。也就是净心住于如来密性。也可以说如来藏性含藏一切法,所以叫做净藏三昧。
15、不共三昧:就是不共三乘,而共一乘。也就是如来大定,所以叫做不共三昧。
16、日旋三昧:清净的智慧,如日旋转,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也可以说用真实的智慧照理,而无所住。就是不住在照理的境界,这叫做日旋三昧。
得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这位妙音菩萨,因为在过丢无量劫中,曾经用十某种伎乐及八万四千宝钵,供养云雷音王如来,所以得到百千万亿恒河沙数相等的一切大三昧。
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白净华宿王智佛言。世尊。我当往诣娑婆世界。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法会中放出肉髻和白毫二光,照耀东方净光世界中的妙音菩萨身上。妙音菩萨便对净华宿王智佛说:「世尊!我现在应该去娑婆世界,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我又想见文殊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宿王华菩萨、上行意菩萨、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等等诸大菩萨。」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
在这个时候,净华宿王智佛告诉妙音菩萨说:「你到娑婆世界去,不要轻视彼国的一切,更不可生下劣的心,不要有这种的思想。」修道人,切记不要有优越感,贡高我慢,目空一切,瞧不起任何人,这是错误观念。修道要有慈悲喜舍的精神,一视同仁。
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