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道虚篇
    【注释】

    (1)噍(ji4o教):咬,嚼。

    (2)顺:遵循。此性:指“食饮之性”。天:天然的,自然的。道:规律,常规。

    (3)所禀受:人的自然禀性,即人的生理本能。

    (4)本气:根本的气。指从天禀受来的元气。失本气于天:王充认为,人所以能活着,是靠食物来保养体内的气,而食物是天施气给地产生的,人不吃喝排泄,体内的气就会失去保养,人就要死。

    (5)根据文意,疑“以”前夺一“何”字。所行者异:做的跟人不同,即有口齿而不吃喝东西。

    (6)性:这里指“人的自然禀性”。

    (7)蚤:通“早”。

    【译文】

    人生下来,就禀承了会吃喝的本性,所以身体的上部有口齿,身体的下部有排泄的器官。口齿用来噍食物,排泄器官用来排泄。遵循“食饮之性”的人算符合自然常规,背逆“食饮之性”的人要算违反生理本能。失掉了从天禀受来的元气,怎么能够长寿呢?假使王子乔生来就没有口齿与排泄器官,禀受的特性跟人不同;本性跟人不一样,尚且不能说是长寿,何况他身体跟人完全相同为什么会在吃喝的行为上与人两样呢?要说他能成仙,就不符合人性的实际情况。人不吃东西,就像身上不穿衣服一样。穿衣服是为了温暖皮肤,吃东西是为了填饱肚子。皮肤得到温暖,肚子填饱了,精神才焕发。如果肚子受饥挨饿,皮肤受寒受冷,就会有挨冻受饿的危害。挨冻受饿的人,怎么会长寿呢?况且人生下来,就靠食物来保养元气,就像草木一发芽就靠泥土保养元气一样。拔掉草木的根,使它们离开土地,就会干枯而早死。封掉人的口,让他不能吃东西,就会饥饿而死去。

    【原文】

    24·25道家相夸曰:真人食气。以气而为食,故传曰:食气者寿而不死,虽不谷饱,亦以气盈。此又虚也。

    【译文】

    道家互相夸耀说:仙人吃气。用气能当食物,所以传书上说:吃气的人长寿不会死,虽然他们不用五谷填饱肚子,但可以用气充实身体。这又是句假话了。

    【原文】

    24·26夫气谓何气也?如谓阴阳之气,阴阳之气不能饱人。人或咽气,气满腹胀,不能餍饱(1)。如谓百药之气,人或服药,食一合屑(2),吞数十丸,药力烈盛,胸中愦毒(3),不能饱人。食气者必谓“吹呴呼吸(4),吐故纳新(5)”也。昔有彭祖尝行之矣(6),不能久寿,病而死矣。

    【注释】

    (1)餍(y4n宴):吃饱。

    (2)合(g7各):用竹或木做成的圆形或方形的量器。十合为一升。屑:碎末。(3)愦(ku@溃):心烦,难受。

    (4)呴(x(须):张口出气。吹呴呼吸:即呼吸。

    (5)引文参见《庄子·刻意》。

    (6)彭祖:传说中的人物。说他姓篯(ji3n简):名铿,颛顼的玄孙。生于夏代,活到殷朝末年已有七百六十六岁(一说有八百岁)。殷王任他为大夫,但托病不问政事。以前人们把他当作长寿的象征。事见《神仙传》、《列仙传》。

    【译文】

    那么这气指的是什么气呢?如果说是阴气和阳气,而阴气和阳气不能使人吃饱。人有时吞下一口气,会感到满腹气胀,却不能充饥。如果说是各种药物的气,那么人有时服药,吃下一合药末,吞了几十颗药丸,药力猛烈,胸中只会感到中毒难受,并不能使人吃饱。吃气的人一定要说“呼气吸气,吐出已有的纳进新鲜的”。昔日彭祖曾经奉行过,但不能永久长寿,终于得病死了。

    【原文】

    24.27道家或以导气养性(1)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论衡简介 >论衡目录 > 道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