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伤寒例
    chap_r();    【原文】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

    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

    《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

    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乎阳。”这是古人从自然界寒暑替变,阴阳消长的现象,认识到人体生长收藏的生理动态,必须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调节适应,才不致受到六淫的影响而发生疾玻冬三月阳气潜藏,纯阴用事,地坼水冰,寒风凛冽,在这时候,必须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阳气外泄,庶不致被寒邪所伤。按照冬季养生御寒,以预防疾病的原则,推论到其他季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适应每个季节气候的特点,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袭,不然的话,春风、夏暑、秋燥,无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原文】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玻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①也。

    【注释】

    ①时行之气: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玻

    【译文】

    受寒以后,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如果未即时发病,寒毒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间,到了春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温病;到了夏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暑玻暑病的热势最高,重于温玻所以劳苦的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目录 > 伤寒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