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阿诺贝尔的父母
默感。她讲求实际,乐观快活,谦虚有礼,所有这些品德,当然对她都很有益处。
他们狭窄简陋的住房,使得这个家庭每生一个孩子就要搬动一次。夫妻俩曾经有过八个孩子,但却只有三个儿子,即罗伯特、路德维格和阿尔弗里德,活得超过二十一岁。这三个孩子都从母亲那里继承了优良的品德。尽管贫困,他们却是在一位正直、严厉、脾性暴躁的父亲(每当他在家的时候),及一位深受爱戴、有教益和好心肠的母亲的慈爱关怀下成长的。他们生活在母亲方面阿尔塞尔这个下中层家庭圈子里,那里的和谐相助与心地善良,对于在艰苦生活期间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力量的源泉。在与十九世纪末诺贝尔家庭经济地位显然不同的情况下,回溯一个路德维格后来讲到自己童年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在一个特别寒冷的年头里,当时只有七岁的路德维格和他的哥哥罗伯特,象汉斯·安徒生的童话里讲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也站在街头巷尾卖过火柴,以便赚几个铜板来帮助维持家庭生计。
罗伯特(1829—1896)和路德维格(1831一1888),后来都成为有名的技术家、商人和在各方面的创业者。作为厂主和军火制造商,他们俩注定要在一些前途远大的商业企业主面进行合作。但是,他们最重要的地位,则是作为这个大家庭在俄国石油工业方面的创始人,在外高加索的巴库开办了“诺贝尔兄弟石油生产公司”,阿尔弗里德在这家公司里也是一个股东。他们的成就对俄罗斯帝国及其国防、工业化和海陆运输,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其详细情况,这里就不必赘述了。他们都是富有才能,严肃认真,带有脾性和善于经营的人,同他们的弟弟阿尔弗里德一样,在使诺贝尔这个瑞典姓名在全世界驰名并且受到尊重方面,起过帮助作用。伊曼纽尔和他的儿子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总要以他们的精力及创新精神,经常从事一些有益的事业,而这一点正是他们共有的特性。
伊曼纽尔·诺贝尔这位父亲,由于经营不佳,在瑞典遭到了失败。他先到芬兰,随后又在俄国侨居。后来在圣彼得堡,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制造商、地雷发明家和机器制造者而发迹。此后,他又在瑞典成为首创硝化甘油的制造商。所有这一切,都与他那个有名望的儿子阿尔弗里德的早年密切攸关,甚至是直接同他一道来处理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