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别焦急,外面准备劫牢救你,注意配合,若有意见,亦请告知,梁韩。
他晓得这是梁队长和韩燕来的代名,知道外面同志们为他的事情非常关心,心里非常感动。本来不想吃饭,为了不辜负同志们的希望,发着狠喝了一大碗稀粥,吃了两个馒头。同时准备了几句扼要的话,等老赵捡家具时叫他捎出去。不料这卫兵十分狡猾,他们见刚才老赵话多,根本没让他再进屋,餐具是卫兵给端出去的,即使这样,杨晓冬不灰心,既然与同志们取上连络,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当前最主要的条件看来是时间,没有时间,外面将无能为力。中午范大昌来催他的时候,他向范提出两条意见:头一条是要求敌人立刻杀死他。第二,如果敌人不这样干,那就要改善他的生活待遇,给他自由,给他延长时间,他表示,二十四小时那种最后通牒的方式,他坚决拒绝,起码要给他一周的时间。经过范大昌同高大成几次说情,勉强答应给他改善生活,有酒有肉有书看;但人身不给自由,仍住这间屋子;时间最难宽容,只答应延长两天。
杨晓冬利用争取到的条件,作着种种准备。先利用看书的机会写了封信,说明敌人防御森严,不能用袭击司令部的方法,只能利用关系从内部设法营救,还得抓紧三天以内的时间。他提出内部营救,需要过五关:第一关是栅栏的元宝锁,第二关囚门有锁还有看守,第三关横墙有卫兵,第四关院里有流动哨,第五关不是出营门,他提出钻他当年钻过的那条阴沟。这些难关中最突出的要算牢门站岗的这一关,但无论如何要抓紧三天以内的时间。他注意了守卫人员的情况,守卫的都是高大成的护兵马弁,这是一群亡命徒,一般说来都是反动的,但也有最坏的较坏的与坏中较好的区别。经过他的分析体验,大体得出值班时间和换岗规律:每三个钟头一班,日夜八班轮流,早晨四至七点的比较老实,晚上九至十二点的比较马虎。据此,他提出调整吃饭时间,说夜里饥饿,要求把早八点的饭提到六点开。这一条争取到了,老赵第二次送早饭时能进屋了。杨晓冬偷偷地将白酒贮存起来。他用一块馒头在元宝锁上捺了个模印,连同写好的那封信都准备好,在老赵收拾餐具的时候,他迅速递给他,轻声说:“最迟要在第二天早晨回信。”
晚上九点钟的警卫上岗了,他试探着同他们交谈。两个门卫,一个年轻的什么也不敢说,只是听那年长的指挥。年长的有三十多岁,外号“独霸天”,是高大成的老手枪队员。他喜赌贪杯,好管闲事,曾在连队当排长,因醉酒打了营长的太太,撤职回来当警卫员。独霸天知道杨晓冬处有酒,便主动要求酒喝。当杨晓冬答应的时候,他竟将门锁打开,一面喝酒,一面同杨晓冬聊天。年轻的伙伴稍加劝阻的时候,被他骂的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