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35 赈灾
  “谢谢大人。”那人坐起来,沈湛点头将馒头送那人嘴边上,“行了,你就着我的手吃,别动弹了。”

    那人一瞬间热泪盈眶,哽咽的咬着馒头,“大人,您会不会将我们送回去?”

    “要是送回去,我们还做这些事干什么。”沈湛将稀饭递过去,“等会儿吃药,想活就努力点。”

    那人点着头,大口大口的喝着粥吃着馒头。

    “药好了。”梅予和三十几个人端着药,“都吃药了,甭管好喝不好喝,都要喝了啊。”

    这边大家在喝药,那边简易的凉棚搭好,大家都挪了过去,虽铺着的是稻草,可总算有遮阳的地方,更有地方躺着。

    晚上,苏婉如带着人再送饭送水来,夫妻两人隔着官道看了对方一眼,又匆匆分开。

    夜色沉沉,白石山的山腰上,有人影来来回回的走动,窸窸窣窣的,过了一会儿又传来砰砰的声音,有人低声道:“就这么埋了可以吗,大夫要烧了才可以。”

    “这个时候烧,山下的人都看到了。”另一人道:“埋了消停点,等瘟疫平了这事交给那些大人们自己去处理,和我们可没关系。”

    另一人点头,极快的将尸体丢进去,一共叠了七八具,垒在一起,迅速填土埋好又将泥踩实。

    渐渐放亮,又有人被送了上去,药棚前面有百姓低声道:“要是病的不严重,就不要来这里了,在家里找个大夫就行了,这送到山上去了,我们都看不见,谁知道里面怎么样。”

    “外面根本买不到药了。”大伙儿低低的抱怨着,语气里透着惊恐不安,“药都在官府手里,自己根本买不着。”

    此话一出,众人都没了话。

    广平府城外的药棚里,和燕京这边却大不相同,坐着两个大夫挥着扇子,四周里寥寥无几的个百姓,而往漳州去的路上,却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走过去一的时间,如果能撑得到还有活的机会,撑不到……左右都是死,还不如去试试。

    “漳州好,听侯爷亲自给病人喂饭吃,药也是送到嘴边上。”百姓们边走边道:“广平药棚里熬出来的药一点药味都没有,莫治病,解渴都不行。”

    “他们就是逼着我们去漳州。”有人啐了一口,怒道:“太寒人心了。”

    有人接了话,低声道:“不要乱话,要不是因为后宋打过来,我们能得病吗,这一切都是因他们而起。”

    “放屁。”有人糊掉:“广平还不是后宋的,病可是从这里出去的,赖着人家什么事。”

    那人回道:“那怎么去年没有,就今年出了瘟疫还死了这么多人,就是老爷怒了,惩罚大家。”

    大家一边走一边吵着,有人撑不住噗通一声倒在路上,随即有人趴着哭着,路过的人纷纷摇着头叹息,道:“快要到了,再撑一撑就到了啊。”

    “命该绝,”他们自身难保,只能摇头叹息的从倒地的人身边过去。

    就在这时,忽然一队人马扬着烟尘过来,随即又有十几辆马车跟着上来,那些人在路边停下来,在晕倒的人扶起来塞上马车,随即有人喊道:“撑不住的就上马车里坐,撑的住的接着走,还有一个时辰就能到。”

    大家愣了一下,有人问道:“是……是来接我们的?”

    “侯爷体恤大家,让我等驾车来接,但凡想去的,都可以去。大周不管你们,我们管!”兵士的声音很大,听的激动人心,大家一阵欢呼,有人哭着道:“我们有救了。”

    马车很快装满了人,又极快的赶回了漳州,过了一会儿又跑了出来,接着半道上的一批人又回了漳州,一里如此来回无数趟。

    沈湛看着满山的人,揉了揉额头,问卢成道:“又来了多少人?”

    “五百一十二人。”卢成为难的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绣色生香简介 >绣色生香目录 > 235 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