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埃及帕夏上钩
奴隶。
大明想得如此细致,倒是让柯普吕律莫名地感觉到了一些信心。
显然,胡编乱造的人是不会考虑如此周全的。
毕竟,柯普吕律自己也估算过。到时候开建起来,死的人估计会以十万位单位来计算。
而事实上,英法两国之间也的确消耗了十二万人的生命才换来了苏伊士运河的通航。
大明技术先进,文明领先,自然有办法控制。别的不提,瘟疫就极难在大明的施工安排里出现。无论是远征公司还是朱慈烺自己,都没有差饿兵的习惯,不会如英法两国那样,吃相极其难看。
当然,施工总有危险与劳累之处。
而这些,肯定就不会是中国人送命了。
朱慈烺的通济渠就是个极端情况。
杨广要求的时间却极短。从月动工,到8月就全部竣工,创造了人类开凿运河的奇迹。而这种奇迹的创造的背后,是血的代价。在凿渠和造船过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官员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朱慈烺肯定不会重蹈覆辙,自然需要足够多的异族囚徒、奴隶。
总之,真要死人,让那些死囚奴隶去干就好了。
埃及这里,一切都在大明的掌控之中有序地运行着。
勘探已经开展,埃及帕夏也已经被折服。
接下来,就只待后方第二批工程人员就位。苏伊士运河就可以随时开建了。
……
就当朱慈烺这个远在东方的蝴蝶将自己的翅膀煽到了红海的时候,欧洲的这会儿,也是风起云涌。
当然,俏皮一点的还可以。这会儿的欧洲,可是远不止风起云涌呢。朱慈烺的翅膀,更不是蝴蝶的翅膀,而是振翅高飞,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鹏大翅,一煽之下,龙卷风就将袭来。
十七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是战争的欧洲,是和平的欧洲,是动乱的欧洲,也是孕育着无限希望的欧洲。
这个时代里,除了威尼斯与土耳其因为克里特岛的战争大打出手以外,欧洲本土,也是纷乱不休。
当然,残酷而恐怖的三十年战争已经落下帷幕。
新教一方,也终于因为一系列的胜利而破势德意志皇帝承认失败,签下条约暂停蔓延不熄的战争。
对于朱慈烺而言,整个欧洲的局势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讯息而不断清晰。
被大明在远东地区教训了一顿的俄罗斯人舔舐着伤口,却又与波兰陷入纷争,两国大打出手,焦头烂额。
瑞典在北极与大明鲜少冲突,东方中国对宗教的开明态度也让瑞典这类新教国家很有好感。于是,两国相安无事。
大明在意的是南部欧洲,自然,德意志帝国、奥地利等这些内陆国家,朱慈烺也并不在乎。
对于欧洲,对于世界而言,更加值得朱慈烺关注的显然就是余下的三个国家。英国、法国以及西班牙。
英国人这边,三十年战争初期的时候倒是站队进了新教徒的世界里。但很快,英国革命爆发,查理一世走上断头台。克伦威尔掌握统治权力,一支精锐的新模范军成了他的王牌,一场内战结束之后,无人再能反抗克伦威尔护国公阁下对英国的权柄。
随后,不列颠岛旁边的爱尔兰成了英国人的领土。
英国人目光灼灼,在海洋上崭露头角,试图争夺霸权。这一回,他们即将与荷兰人爆发第一次英荷战争。
同样,英国人也没有忘记陆地上的一切。东印度公司虽然在远东受到挫折,以至于不得不感慨中国这样超级大国的压力。但实际上,英国人在欧洲还是处于崛起之势。海洋上硬刚海上霸主荷兰,陆地上也介入了欧洲的霸权
他们的突破口,是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