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毙 下
情,因此只是点了点头,“你放心,我知道的。”
恭二奶奶便一直等啊等,等了小半个月,谋官职一事还是没有半点动静,心里大抵明白了些。----也对,自己又给不了别人任何好处,还沾了“四房”二字,不嫌弃作践就是好的了。
到了三月初,罗世弘那边倒是有了消息。
眼看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恭二奶奶终于沉不住气。到鲁国公面前哭了一通,说是两个儿子年纪太小,经不得劳顿,一家人想暂且留在京城里。
这位庶出的孙媳在四房很不得志,鲁国公是知道的,当年和婆婆对着来,自己也是亲眼看见了。
----不管罗晋年如何不孝反逆,底下的儿孙们还是想留住的。
于是想了办法,给罗世恭在云南那边谋了一个职位。
古代不比现代交通便利,一来一往就得个把月时间,并且这一去,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回来了。于是鲁国公再次做了决定,与其等着死后罗家再次乱套,还不如生前做好安排,索性大手一挥分了家。
因为前面三房都在外地,上次罗孝年被抓到以后,也被送走了。再者四房的两个孙子亦是一样,马上就要离京,所以这几房分到都是银票、金子,----京城的地契、房产,对他们而言不大实用。
国公府的房子自然是留给六房的,还有京城其他的房产和庄子,五房的罗世晟分到了一些,大头还是留给了罗熙年。
不过罗世晟年纪还小,并没有让他搬出府去,而是依旧住在国公府,况且按罗熙年的想法,照顾侄儿一辈子也是应该的。
最终……,罗家几房被拆得七零八落。
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玉仪决定去顾家一趟,和外祖母说清楚了,也好让她老人家安心,另外孔家也得一趟,生得唐氏等人胡乱猜想。
折腾了这么久,总算要过一点安生日子了。
玉仪不希望再闹出什么来,便是对孔家的人再不耐烦,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况且唐氏的肚子也大了,让她安一安心,早点生下儿子来也是一件好事。
玉仪想起后面一大串的弟弟妹妹,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将来玉娇、玉清的婚事,承文几个小兄弟娶媳妇、谋前程,少不得要聒噪自己,真是烦不胜烦。当然也可以冷起脸来拒之门外,只不过要多听几句闲话,就算孔家的人不敢说什么,落在有心人嘴里可就不大好听。
----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一家子麻烦弄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