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章三六九 一线光明(11)
将老人带走,赵宁再度看向狄柬之“许猴子擅闯民宅,打伤百姓,你却只是让他给人道歉了事”

    狄柬之震惊的抬起头赵宁不在郓州却对郓州的情况,事无巨细都了若指掌,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让他深感匪夷所思。

    但眼下面对赵宁的诘问,他只觉得满嘴苦涩,张了张嘴艰难道“这将军,郓州官府实在是下官不敢”

    他的意思是,郓州官府从上到下都烂了,烂到了根子里,他处理一个仓曹,已经引发了众怒,如果此时再用重典,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之后的政令再难推行,也将做不成任何事了。

    狄柬之有他的顾虑,但这并不能让赵宁原谅。

    他冷声道“如果是普通百姓闯入别人的宅院打伤了人,也只是赔礼道歉就可以了事如果是普通百姓打伤了官府的人,哪怕对方只是最底层的差役,不被捉拿下狱吃尽苦头能了事

    “官府的人犯了错,只是道歉即可,总是道歉即可,莫说不用下狱,连职位都不会受到影响,狄柬之,这就是你主事郓州的规矩

    “大齐皇朝的王法说得明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公门中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可你们在做什么公门的人犯法就只需要道歉

    “可怖的是,庶民百姓甚至还都认同了这一点,不管受到了来自官府的多大委屈,只要没丧命,就把得到公门中人的赔礼道歉,视为能争取到的最大公平

    与正义。

    “他们没想过更多,不敢奢求更多,也注定无法得到更多

    “官吏更是把这看作理所应当,认为本该如此。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公门中人已经把律法踩在脚下平民百姓完全成了鱼肉朝廷的律法成了一纸根本得不到推行的空文,成了一个笑话

    “简直是荒唐,滑天下之大稽长此以往,世道公正何在,天下道义何在

    “一朝公正不存、道义死亡,我大齐哪里还有热血儿郎,甘愿为抵御外寇保家卫国的大义而战哪里还会有心怀热忱的百姓,愿意为了皇朝存续甘愿毁家纾难

    “若是果真如此,不消百十年,国将不国,民将不复是大齐之民”

    这番话,赵宁说得痛心疾首。

    顿了顿,他眼神一凛,眸中杀气毕现“今日,你狄柬之身为郓州刺史,不敢秉公执行律法,那好,我赵宁就来执行我的军法”

    言罢,不等目瞪口呆的狄柬之回过神,不等跟在狄柬之身后的刺史府众官员反应,赵宁长袖一挥,大喝一声“来人”

    转瞬之间,一个个身着青衣的元神境修行者,从附近各处的街坊鱼跃而起,兔起鹘落之间,燕雀般汇聚到赵宁身前,皆尽抱刀行礼

    “我等听候将军吩咐”

    赵宁杀人般的目光落在一众胆战心惊、彷徨无措、迷茫疑惑的官吏身上,一字字下达了军令

    “一队去大牢,将仓曹主事何焕之并及众仓曹官吏,拖出刺史府衙门,该问斩的问斩,该仗刑的仗刑,立即执行”

    “得令”

    “二队,将本官面前这些郓州官吏悉数拿下,按罪责分为两批,罪重当诛者立即押到刺史府面前斩首,罪轻该入狱者,仗刑之后立即入狱”

    “得令”

    “三队,将郓州刺史府所有官吏,无论是在衙门的还是在家中的,立即捉拿到刺史府大门前,同样依照生死之罪分作两批,或斩首或下狱,不必再另请军令”

    “得令”

    众修行者在赵宁军令下达完成后,同时起身,分作三个方向赶赴各自的任务地。

    直到此时,跟在狄柬之身后的刺史府官吏们,才知道赵宁这是要动真格,是要取他们的性命,是要彻彻底底整治、血洗郓州官衙了,顿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氏族简介 >第一氏族目录 > 章三六九 一线光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