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一小只徒弟
来说,却是极为漫长、漫长的成长之期。
他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身不足尺豆丁到成为翩然少年,从抱着那沉重亢杂的修行典籍晕头转向到一手仙术使得得心应手,也不过区区一十八年。
连玄性情虽冷,却是个极有责任感的人。他既收了越安为徒,便不留余力悉心指导,各种灵丹妙药任予任求。
如今良玉终成名璧,看着眼前英气勃发的少年,连玄心中不无欣慰之意。
他一手教出来的徒弟,乃是从修为到品行皆无可挑剔的人中龙凤。若是被仙友们知道了,定然羡慕不已。
要说有唯一的缺点,那就是有些粘人了吧。连玄往年亦曾看过仙友们与徒弟的相处之道,乃是尊敬或畏惧居多,不曾有如此黏腻之感。只是思及自己居处偏僻,徒儿每日见到的只有自己与蒙受自己点化,可变为人形的仙鹤童子。何况徒儿年纪尚幼,有此作态便也不足为奇。
这日,连玄将越安唤至院中。
“越安,你如今已修为大成,自可离去历练。”
越安乍闻此言,一时呆住了。
“师尊,您要赶我走?”
漆黑的眼珠,一错不错地紧盯着连玄。
连玄道:“自然并非赶你。只是你如今修为已入瓶颈,需得亲历实战,方可得进。何况我此处偏居一隅,少有人气,你不若多去看看,长些见识。说不得到时候我唤你回,你还未必情愿回来此处呢。”
越安不置可否,只问道:“我离去后,师尊待如何?”
连玄早有打算,便不瞒他:“闭关。”
修行到了他们这种地步的仙人,争斗或探讨都没有了任何意义。多数时候,就是在闭关——大闭上千年,小闭几百年,闭完了一次关接着再闭——反反复复,审视己身,淬炼己道,追求真意。
都说仙者寂寞,但这条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
越安得了答案,便下了山。]
室内。
连玄布下法阵,盘膝而坐,轻轻阖上双眼。
虽然为了养徒弟,将闭关的时机推迟了一些年岁,但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仙者的生活便是如此,永远在修行中寻求大道。绝不会有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