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找。</p>
眼下是农忙,一旦过了这几天,村东头那个闲言碎语集散地简直热闹的像是集市,东家长西家短的流言蜚语基本上都是从那里流传出去的。</p>
“那行吧,大锅饭就大锅饭,先干着,等以后有机会再找,先稳定下来再说,总不能待在家里吃闲饭吧!”</p>
父母听到强子的话,心里都舒坦不少,心里想着儿子长大了,知道给家里减负了。</p>
第二天天不亮,强子往背包里塞了几件衣服就准备出发了。</p>
“你这瓜蛋(当地人对儿子亲昵的称呼),还不知道行不行呢,骑你爸自行车去,不行晚上再骑回来,你爸今天也不上工地。”</p>
家里就一辆破旧自行车,庞爸今天刚好没事,庞妈就让强子骑着去试工。</p>
“放心吧妈,你儿子的手艺没问题,肯定能通过试工,要是我不回来,自行车怎么回来,我爸每天还要用。”</p>
强子执意不肯骑父亲的自行车,因为父亲在县城干建筑工,每天要往返七八公里,没有自行车的话极不方便。</p>
“怪不得你起这么早,那行吧,路上小心点,要是通过试工的话好好干,咱们是农民,什么苦吃不得,干活也别矫情,力气吗,省着也不能当钱花......”</p>
庞妈在一旁絮叨着,也许那个年代大多数农家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碌,哪份与生俱来的朴实始终不改。</p>
“放心吧妈,你儿子不是偷奸耍滑的性格,部队锻炼了我四五年,什么苦都能吃的下,我听说那些厂子都有礼拜天,休息的时候我再回来看你和爸。”</p>
“哥......你这就要走了?”</p>
这时,一个睡眼惺忪的半大小子出现在厦房门口(关中地区农村一种半边盖的房子,大多是土木结构)。</p>
这是强子的弟弟......庞小强,今年十五岁,正在上初三,昨晚硬是拉着哥哥聊了大半夜军旅生活。</p>
“嗯......我去县城试工,今晚可能不回来了,你在家多长点眼色,能干啥活就帮妈干点,别整天想着玩,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像你哥一样没文化,到部队上也是个戳锅底的。”</p>
“知道了哥,戳锅底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能吃好喝好,还不用上学,我最烦的就是上学了!”</p>
小强低声嘀咕,说实在的,他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整天就想着逃学旷课了。</p>
“你这瓜蛋,就是不让妈省心,多学学你哥!”</p>
庞妈宠溺的拍了拍弟弟的头,然后看着强子:“儿子,出门在外跟人打交道要和和气气的,咱不想着占便宜,也吃不了亏......”</p>
在母亲的絮叨中,强子背起背包走出大门,天色未亮就出了村子,大踏步向南而去,县城就在南边的山脚下。</p>
出了村子后,他把背包往背后一丢,开始跑步前进,从军的五年里,每天跑步练军体拳已经养成了习惯,眼下绝对算是轻装上阵,因为在部队的时候,都是负重越野。</p>
半个小时后,天色已经大亮,强子也已经跑到县城了,往华中的话要继续向东两公里,哪里是骊山的东段,山体并不高耸,植被却异常郁郁葱葱,不过都是村民栽种的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