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然是太子殿下
t;
穆老夫人说到最后,都没能如愿得来称心之言,面上就有些讪讪。</p>
温氏不敢看婆母笑话,穆谨言垂着眼坐得恭谨,穆矜谣也没说话,只眼珠子不受控制,偷偷打量这个小她一个月的妹妹。</p>
越看心里越不平衡。</p>
容色远不及穆霜吟这个话,穆矜谣早就听腻了。</p>
即便她不喜,也没法否认这是事实。</p>
比起容貌,她更嫉妒穆霜吟有郡主的身份。</p>
锦衣华服,美钗珠鬟,富贵荣华享之不尽。</p>
相府也不缺好东西,却哪里比得上宫里呢。</p>
当了郡主,即便是祖母的话,也能不当回事。</p>
想应就应,不想应就不应,全凭心情。</p>
如果是她,早不知道被训了多少回。</p>
祖母的话,就是爹娘也要听,可穆霜吟就可以不当回事。</p>
就因为她是郡主。</p>
思及祖母此次要穆霜吟回府多半是为自已,穆矜谣心里的情绪总算散了些。</p>
若事情顺利,她是不是也能拥有这些?</p>
穆老夫人话被无视本就不虞,瞧见小孙女暗戳戳的催促,狠狠剜了她一眼。</p>
急什么。</p>
事情要一步一步来。</p>
话也要慢慢说。</p>
热饭一口咽,还会烫舌头呢,这个道理都不懂。</p>
第3章 这番敲打就差没有指着鼻子说她不要脸了</p>
煽情的话说够了,穆老太太终于言归正传。</p>
穆霜吟听明白了那话中的意思,颇觉好笑。</p>
打上选秀的主意了。</p>
这就是今日让她回府的原因。</p>
当今与皇后是年少夫妻,情分非凡,当初圣上继位,皇后娘家高氏一族功不可没。</p>
皇上并未因此忌惮高家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反而越加器重高氏子孙,爱重皇后。</p>
当然,国丈也没给皇上猜忌的机会,待天下大定,便主动上交兵权,领了份闲职,仍旧一门心思替朝廷分忧。</p>
起初周明帝不愿收缴高家兵符,还是高国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辞官归隐相劝,圣上才如了忠臣的意。</p>
有高氏一族在前,那些个手上有点兵权的,只要不想被人在背后诟病,便只能纷纷效仿。</p>
平定天下短短几载,周明帝就大权尽握,高家当记头功。</p>
帝后本就是青梅竹马,少年夫妻。</p>
加之皇后有高家这样懂得急流勇退、不贪权势、忠君爱国的外戚,皇上力排众议,几十年过来,后宫除了皇后再无旁的妃嫔。</p>
皇后为皇上生了四子一女。</p>
已逝韶华公主最小。</p>
许是皇后怀公主的时候年纪大了,或因当时皇后刚产下四皇子不久就不小心再次有孕,身子不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