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还不错。</p>
潘母就是其中之一。</p>
更别提,潘玉兰还是老师,他更添了几分尊敬,最多平时口花花搭个讪。</p>
潘父出事时,张灿手头没如今阔绰,也借了二十元给潘家做手术呢。</p>
潘玉兰不禁猜想:或许,她闻到的恶臭不止来自人心恶意,还代表着那人的品性、气质?</p>
张灿身上除了摩丝、香皂等气味,还有股油腻腻的怪味,跟他气质挺吻合。</p>
拐子的臭味,也许因为她本身作恶多端?</p>
那,宋莹的酸臭味又从何而来?</p>
是代表着她人品差,还是说……</p>
昨天的摔跤,真的是意外吗?</p>
潘玉兰心底一沉。</p>
宋莹不常来东湾村,偶尔会被舅舅舅妈打发来送点不值钱的东西,顺便在乡下买点便宜鸡鸭蛋回去。</p>
这么一想,昨天主动找她一起摘野菜的举动似乎很可疑!</p>
可,宋莹的动机是什么?</p>
宋莹打小读书不如她,却也混了个高中毕业,被宋父安排到油水多的副食商店工作,生活顺风顺水,能图她什么呢?</p>
潘玉兰想不通,也拿不准自己的猜测是否靠谱,只好暂时搁置。</p>
回到家,潘母不在,八成是还在地头守着抽水泵浇地。</p>
这活并不繁重,只要在边上看着,及时换管子即可。</p>
潘玉兰便先把中饭做了,闻着比从前浓郁的食材香气,心头焦躁慢慢褪去。</p>
尝味道时,她还惊喜发现,今天的荠菜豆腐汤做法跟之前没差,却更鲜美了。</p>
难道鼻子变灵,火候也把握得更精准了?</p>
潘玉兰心脏狂跳,想起今早在街上看到的那些吃食小摊。</p>
南城现在比前些年繁荣得多,除了国营商店,街头还有卖馒头、煎饼、大碗茶、冰棍、米花糕、棒棒糖等吃食的,那叫一个五花八门。</p>
摆摊是辛苦,风吹日晒的,收入也不稳当,可总比拿死工资强。</p>
像徐家,就是靠徐立新去乡下收鸡蛋和鸡鸭进城卖,徐小苗才穿得上鲜亮的碎花小袄,徐老娘还吹嘘说家里要买电视机,十二寸的,一台得五百块!</p>
“我是不是也可以进城摆摊,赚点外快?”潘玉兰喃喃自语。</p>
她是普通民办教师,一个月才二十几块工资。</p>
要不是自家有地能种粮食,这几年布料、日用品啥的价格都上涨了,真不够花的。</p>
自从两个哥哥接连夭折,潘母大病一场,那之后身体就不好。</p>
潘父前几年被拖拉机撞伤脊柱,手术费花了不少,依旧落了个半身瘫痪,走之前没少吃药。</p>
进少出多,潘家一直没能攒下钱,欠的债一直到去年才还完。</p>
父亲走后,母亲身体又差了三分,近来总咳嗽,还不肯去医院。</p>
都是穷闹的!</p>
潘玉兰深吸口气,出去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