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悉。</p>

    大姐张巽为了给弟、妹,凑最后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将父母给她准备的嫁妆银圆拿了出来,要卖给这个收银圆的家伙!</p>

    张震祖上在解放前就干过文玩行。</p>

    父亲也对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东西喜爱非常,从小就灌输了他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为他打下了基础。</p>

    大学期间除了新闻专业,他又选修了历史专业。</p>

    家人出事后,他没留在报社,而是去了文物局工作,曾经参与过不少古迹发掘,参观过各大博物馆馆藏。</p>

    对各种古董了如指掌,后来又机缘巧合做起了古董生意。</p>

    重生之前,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鉴赏家和古玩收藏大家。</p>

    见过、玩过、买过、卖过的各种古玩不计其数。</p>

    多年下来积累的经验让他练成了火眼金睛,任何古董从眼皮子地下一过,立刻就能看出真假和来历。</p>

    大姐手中这些银圆可都是清代的龙洋,距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等十几年后,可以算是五级文物了。</p>

    在大陆也许不值钱,但是如果运到南方去,卖给香江和台岛的收藏家,品相好的价值都要在几百块,名誉品甚至上千。</p>

    如果里面有稀有版本或是大珍,其价格更是天价。</p>

    张震还记得,在三年后的九一年,香江一次秋拍上,一枚1865年造《上海一两银圆》拍卖了一千三百一十万美刀。</p>

    而他重生前,一枚清光绪二十八年的《奉天癸卯一两银圆》拍卖出四千万的高价。</p>

    这时候收银圆的哂笑打断了他的思绪。</p>

    那家伙道:“还嫌少,我给你说明白,不管清朝还是民国的,这种银圆都是银子掺铜做的,纯银子现在才多少钱?这个给你五块钱不少了,不信你拿去银行兑换,最多给你两块三块!”</p>

    张巽哗啦一声将银圆扔在帆布上,摇头道。</p>

    “三十块银圆才卖一百五十块,不够,都卖了也不够啊!”</p>

    收银圆拿起几块银圆看了看,眼中的贪婪一闪而过,故意叹口气,“你说你还缺多少钱?”</p>

    “怎么也得二百块!”</p>

    “好吧,好吧,我看你一个女人不容易,再给你加五十,就这样,东西归我了,要是别人啊,我最多给他加几块香胰子!”</p>

    收银圆的说着摸出一摞八零版的百元大钞,数了两张甩给大姐,弯腰去划拉地上的银圆。</p>

    “等等!”</p>

    张震猛然冲过去,将银圆按在手里:“姐,把钱还给他,这是你的嫁妆,咱不能卖!”</p>

    张巽惊呼一声,“小震,这事你别管,我做得了主!”</p>

    张震抓起银圆,硬塞在大姐那只满是皲裂的手里。</p>

    “姐,咱爸妈给你留下的念想,咱就是穷死也不能卖,你好好收起来!”</p>

    张巽挣扎不过,气得直跺脚。</p>

    “哎呀,这是给你凑实习期的生活费啊!”</p>

    自从八五年改制以来,张震是第一批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简介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