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以陆家将最后一道工序留在自家完成,并故布疑阵的在混合煤粉和黄泥时,加上一小包草木灰,让人以为是什么独家秘方。</p>
这一步骤由陆老二亲自完成并监工,防止秘密泄露。</p>
其余做工的人虽好奇陆家这么做的目的,但陆家给的工钱不低,他们珍惜这份差事不敢深究,免得惹主家不快丢了活计。</p>
谢酒根据师父描述的样子,画了一个下方开小口铁桶模样的图纸,让陆老三拿去铁匠铺子尽快做出来,并带些生石灰回来。</p>
陆老三沉淀十几年的心,因为能再度行商而激荡,他加了银钱守在铁匠铺子很快就将东西做了出来。</p>
在他进城的时间,谢酒也让人准备好了黄泥和木屑,生石灰一到,她便将黄泥和生石灰搅拌和好,打算做一个泥筒子。</p>
陆老三见她姑娘家家又有伤在还要亲自动手,连忙阻止。</p>
谢酒也不逞强,便在一旁指导陆老三怎么做。</p>
很快泥筒子做好,半干时放进铁桶内,再将隔热用的锯木屑和泥围着泥筒塞满,最后铁桶顶上用混合了生石灰的黄泥封好,只留泥筒子那个圆洞口,方便取放煤饼。</p>
一个用来烧煤饼的炉子便是做好了。</p>
第二天,煤炉风干后,谢酒将先前做好的煤饼放在灶膛燃起来后放进煤炉,试用一二。</p>
打开炉门火旺起来,放上锅就能用来烧饭做菜烧水,将炉门合上留一点缝隙便能保住炉子里的煤炭一晚上不灭,可以提升屋里温度,随时用来温着热水,炉子做得很成功,使用十分方便。</p>
陆老三好似又看到了新的赚钱门道,卖煤饼的时候为何不能搭着炉子一起卖呢?</p>
他兴奋地跑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谢酒,问能不能再多订些炉子。</p>
谢酒在画图纸时就是这样打算的,只不过她将炉子稍作了改良,铁是比较贵的,那么炉子的成本就不会便宜,到时普通百姓很难买得起。</p>
所以她决定炉子外围只用一层薄铁皮防止炉子散架即可,泥筒底下也用耐烧的石块替代铁,这样炉子的价格便能大大降低。</p>
陆老三已经从大哥处得知谢酒身上没钱,便决定自掏腰包先把定金垫上。</p>
谢酒看穿他的好意也不说破,只提点他,可以带着煤饼去铁匠铺子,铁匠铺每天需要大量的木炭柴火,煤饼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是需要的。</p>
陆老三脑子精明,心思一转便明白了谢酒的意思,冲她竖起大拇指,这样既推广了煤饼,又抵了银钱。</p>
好主意。</p>
谢老三确实有经商的头脑,炉子做好后,直接带着煤炉煤饼去了小吃街,见一家生意火爆的掌柜一边给客户煮吃的,一边忙着烧火洗碗,陆老三将自己烧旺的煤炉给手忙脚乱的老板试用后,当即生意便成了。</p>
如法炮制,一日的功夫拿下了好几家小吃铺的生意。</p>
谢酒在陆家一连呆了七日,其间林舒过来复诊过一次,谢酒不爱喝苦药,只外用药,伤好得不如其余几人快。</p>
陆家人团结,办事效率很高,煤炭这桩事进展得很顺利,谢酒便打算回去了。</p>
回去前,谢酒让他们将这些日子赚的银钱规整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