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打架!
稀饭。</p>
清汤兑水的稀饭。</p>
她还听到很多人背后议论,一百斤大米煮的怎么连一粒米都没有,现在想想,当时掌厨的是公公婆婆。</p>
她坚定道,“我知道大家意思,逝者已逝,人确实应该往前看,但是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筹木当初救人才突然走了,因此得到村长组织大家捐赠的一百斤大米。那也是筹木留给我们孤儿寡母最后的东西。”</p>
陈筹末是普通人。</p>
烈火村附近有一条必经之河很大,每次过那里都需要注意安全。</p>
冬日里,河面结冰,有几个孩子跑到上面打鱼,不巧那天冰面破裂,几个孩子掉进水里。</p>
陈筹末路过,救了几个孩子。</p>
可终究一人精力有限,他救了最后一个孩子后体力不支沉入水底。最后,没了。</p>
普通人救人英勇就义,村长和几个孩子家人自发带头给予筹款,感谢陈筹末救命之恩。而村里人知道陈筹末做好事没的,自发带米来陈家,这才有了一百斤大米。</p>
“一百斤。”</p>
经过蒋寅初的话,大娘们刷一下看向朱桂花。</p>
“是啊!那米至少有100多斤,我们吃东西时候,吃汤带水都没看到米粒呢。该不会……”</p>
朱桂花察觉一众人异样目光,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辩驳道:“那是人太多煮的多,你们也不想一想才100斤米,我们全村那么多人,大米又只是估计个大概有100斤大米。那么多个人吃,而且吃四天,应该不够吃。”</p>
丧事差不多四天。</p>
去世第一天通知亲友,第二天亲友来,第三天早上埋。</p>
然后中间隔一天,第五天早上又包一次土。</p>
这四天,基本上都在办丧事人家吃饭。</p>
至于人多人少问题,因为陈筹末是救人遇难,丧事不需要人请,村民自发来。</p>
人来很多,朱桂花这么一说,大家伙觉得有道理。</p>
蒋寅初知道不是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