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说算不算他忠良?”</p>
蔡京再次被架到了火上,然而他回答或不回答结局都是一样的。</p>
就在蔡京思索如何破局之时,太常少卿李纲走了出来</p>
“回禀官家,李都御史救驾有功,自然是忠良之士。”</p>
看到有人竟然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腔,赵桓还是有些意外的。</p>
不过看到一双冷眼看着蔡京的李纲,赵桓便释然了。</p>
李纲可谓是大宋魏征,号称李怼怼。</p>
而且还是坚定的抗金派,最看不起的就是蔡京这种投降派。</p>
更何况李飞龙算是李纲的远亲,所以论公论私他站出来都正常。</p>
有了捧哏赵桓顿时微笑着开口道:“既如此,那便好办了,诬陷忠良,罪加一等,谋反本就是诛九族的大罪,已经是加无可加,李将军你说该怎么办?”</p>
李飞龙哪里知道该怎么办,以前他们这些个武将被冤枉了就被冤枉了。</p>
就算最后平反了,人家文官最多也就是道个歉了事。</p>
毕竟大宋的既定国策就是重文轻武。</p>
一些官员的目光落在李飞龙的身上,若有所思。</p>
李飞龙则是求助一般的看向了李纲,在名义上对方是自己的表亲舅父</p>
李纲此时却也是皱起了眉,毕竟他也是文人中的一员。</p>
以往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如今官家问起却也不好不答。</p>
赵桓好像是看出了李飞龙的为难,笑着开口道:“李将军既然不说话,我就按照大宋律处理如何?”</p>
“不可。”没等李飞龙开口,王宇已经跪不住了,连忙起身高呼。</p>
“官家,我大宋可从未有过因言获罪的先例,难道官家要让我等以后都装聋作哑吗?”</p>
“若如此,言路不畅,大宋危矣。”</p>
李纲皱眉,虽然王宇说的有些混淆视听的嫌疑。</p>
但是殿中侍御史的的确有着风闻奏事之权,若是处理不好只怕有损赵桓的声誉。</p>
蔡京确是松了口气,连忙开口帮腔道:“王御史所言极是,还望官家三思。”</p>
赵桓冷笑,好一个因言获罪,真是个好借口,只可惜我不吃你这一套。</p>
“若是诬陷忠良都不能惩处,这样的言路不要也罢。”</p>
“你说堵塞言路大宋危以,那现在没堵塞言路的大宋就不危以了吗?”</p>
赵桓的反问直接让王宇蒙了。</p>
心里如同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官家你不能这样啊。</p>
你这不按套路出牌啊!</p>
赵桓确是不理会王宇所想看向李飞龙开口道</p>
“李飞龙!”</p>
“臣在。”</p>
“殿中都御史,诬陷忠良,罪无可赦,砍了吧。”</p>
听到命令李飞龙愣了,甚至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p>
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