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长得快,对了,还有人把它叫做苞谷,苞米。”</p>
“莫非就是玉米?”</p>
“玉米?老奴没听说这个词,公子,您看,就是那片田地里的,现在刚开穗,再过个把月就可以有收获了。”</p>
何尊循着周伯的眼光望去。</p>
只见不远处有一块绿地,是一根根细细禾杆,上面还挂着金黄丝状穗,大片的叶片。</p>
果然就是玉米!</p>
玉米这东西其实早就传入中国了,只不过刚开始种的人少,都是作为稀奇物供应给士绅贵族们的。</p>
因为又是由外国传入,所以普通老百姓把它称为西番麦也不足为奇。</p>
番和夷一直以来都是华夏对外族的称呼,还有番薯番茄什么的也是同样的道理。</p>
“大胡营都有多少家农户种这个玉米呢?”</p>
“这个东西是新鲜玩意,种的人不多,大胡营共有七十二户人家,大概也就是三五家会种公子说的那个玉……玉米。”</p>
“那现在大家种的农作物都有哪些?”</p>
“公子,现在大家种的主要都是小麦,大豆,粳稻这些,不过由于近年来京畿旱情严重,收成都不太好!”</p>
何尊面带忧色问道:“这个欠收情况持续多久了?”</p>
“已经有至少两年了,这几年天气逐渐变冷,今年尤甚,而从今年开始几乎就没有降雨了,好多田地都晒裂了,听说畿辅那些地方更严重!”</p>
旱灾,压垮崇祯政权的最大天灾!</p>
朱由检一开局就遇上了连年大旱,并差不多持续到明朝最终垮台。</p>
而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陕西!</p>
快递小哥李自成就是从那里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最终率百万农民军,踏入京师,亲手为大明钉上了最后一根镇魂钉。</p>
明朝不是没有机会,也曾经成功招抚张献忠,将李闯剿得只剩几十人。</p>
但后者逃脱后登高一呼,又可以迅速招揽几十万流民。</p>
最终打进了京城,又闯进了皇宫!</p>
原因何在?</p>
根源就在于百姓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p>
不反则饿死,反了还能寻得一线生机,大部分人都会毅然决然地选择造反。</p>
远离陕西的京畿情况都如此严重,更不要说记入史册的陕西旱灾了。</p>
何尊不由得有些担忧。</p>
“大胡营这里的旱情严重吗?”</p>
“目前还好,大家都是用井渠灌溉,现在的影响还不会太明显。”</p>
“现在大家种地和平时用水这些还能维持吗?”</p>
“也就刚刚够用,不过看起来也撑不了多久了,水位在连年降低啊!”</p>
周伯边说边露出愁眉。</p>
井渠又叫“坎儿井”,从西汉时期就已经被聪明的劳动人民利用。</p>
其由竖井、地下渠道、地上渠道和储水池组成,是一种很高效的地下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