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chap_r(); 我醒来时,正是在前往考试院的马车上。</p>
我低头一看,这月华锦,正是沈听淮送我的。</p>
我的手摸向了衣袖,猛然用力,撕出一个口子,左右翻找,也看不出任何异样。</p>
可是,将这衣袖凑近烛火,烘烤片刻,便有密密麻麻细小的字眼逐渐浮现。</p>
银盐显影!</p>
原是如此,沈听淮可真是煞费苦心了。</p>
在盐水里加入特制药水,用其在衣裳上写字,等字迹干了之后什么也看不出来,若用蜡烛烘烤,便现字形。</p>
这法子冷僻,甚少有人知晓。</p>
前世,数载后江南盐务一案中,有人暗中报信,便是用这银盐显影之术。</p>
那时我才知道为什么衣袖会在搜查时浮现出字迹,明明入场的时候并没有。</p>
却不想,那么早便被用在了我身上。</p>
从前他也表露过不赞成的态度,却在考前话锋转变,他亲口说:「阿蘅,我支持你的一切决定,群英试后不久便是春闱,你若入选擢英榜,我若科举高中,届时你我完婚,定是轰动京都的佳话。」</p>
我以为他是真的想通了,没想到是佛口蛇心,暗出阴毒手段。</p>
朝中早有明文:「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考场。」</p>
前世,刚入场不久,主考官刚宣读完陛下拔擢英才的旨意,便有女官匆匆而入,朗声道:「接到告发,场中有人舞弊,例行搜查。」</p>
这告发,自然也是他的手笔。</p>
全场搜身时,女官用蜡烛烘烤众人衣袖,唯独我的衣袖上有字迹浮现,众人目光尽数落在我的身上,鄙夷轻蔑。</p>
我苦读多年,参试是为证明自己,更期博得来日前途。</p>
这等手段,我不屑去做。</p>
可是,众目睽睽之下,证据确凿,我无从解释。</p>
主考官震怒,将我逐出考试院,终身不得再次参试。</p>
正因女子本不能参加科举,女帝才特颁擢英令,举办群英试。本是为破陈规旧例,为朝中广纳人才,一应规矩,都应比照科举之严厉程度。</p>
是以,我还可能因此获罪。</p>
那时候的我,惶恐惊惧。</p>
沈听淮出身定远侯府,他让老侯爷亲自上表求情,以其治理南方水灾之功相抵,求陛下赦我罪过。</p>
陛下允准,我才得以安然无恙。</p>
我还未入沈家的门,便已经矮上一头了。</p>
世人口诛笔伐,让我不敢再出门一步。</p>
可他亲自登门,站在台阶下,目光灼灼,笑道:「谢蘅,我来履行婚约了。」</p>
在所有人对我避之不及、目露嫌恶的时候,他说婚约照旧。</p>
群英试上,我声名尽毁,前途无望。</p>
多年努力,付诸流水。</p>
族人也曾怨怼:「皆因你心比天高,肆意妄为,才有今日之祸。如今结果既定,天命不佑,落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