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文艺青年与拳王
。”
李察摊了摊手说道。
“你喜欢动作戏吗?”
卡尔伯曼问道。
“当然,动作戏也应该是一种艺术,是运动的艺术,拍好了非常美,所以在我后期的电影中,我对待动作戏更加认真,当成文艺电影来拍,效果还不错。”
“是的,从近些年你的电影上,明显可以看出你在慢慢进步,到了《天国王朝》,你的打斗和动作戏被媒体称为带着一种血腥暴力美感的艺术,斯科特导演更认为你在动作戏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却息影了,你之前提到了心理原因,跟着方面有关吗?”
卡尔伯曼把谈话拉回了主题。
“是的,有关系,我说过最初当演员的目的是成为表演艺术家,这条路走不通,我又变成了动作电影演员,一个电影明星。
在成为电影明星之后,我更加注重电影的票房成绩,注重片酬,票房成绩好,我高兴,不好我会失落,慢慢地我落入了一个怪圈,每次电影票房成绩出来,我会第一时间关注,从前我更关注影评。”
“这有什么问题吗?”
卡尔伯曼问道。
“当然,票房和片酬都跟钞票有关,在不知不觉中,我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变成了对物质的追求,这让我很厌烦。如果为了赚钱为了名气,我当演员干什么,我并不缺少这些。”
“所以你做出息影这个决定的原因之一,是对表演兴趣的减弱?”
“是的,可以这么理解。”
李察说道。
之后卡尔伯曼又问了几个问题,到了吃饭的时间,李察邀请两人吃了一顿便饭。
下午的时候,两位记者满载而归。
第二天《新闻周刊》来人做专访,第三天《洛杉矶时报》专访。
三家媒体对他的采访大同小异,只是根据报纸受众群体不同,他们采访的问题各有侧重。
譬如《纽约邮报》在纽约地区受众更多,他们的访问更具体,讲究细节。
《洛杉矶时报》注重他息影之后,在制片领域的动作。
《新闻周刊》因为是本杂志,需要的内容更多,在采访时分了几个版块,电影、拳击、经济投资、时政观点、慈善、感情等等。
李察一一解答。
采访结束后几天,访谈的内容陆续见报,引得很多报纸纷纷转载,反响非常热烈。
在报道中,有的侧重报道他息影的原因,略带遗憾;
有的侧重于他从影的经历,像是在总结他的电影人生;
有的在讨论他成功的经验,劝他写本回忆录;
有的讨论他的感情、他的家庭,他在今年《福布斯》上能前进几位。
也有些娱乐报纸喜欢八卦,他曾在上次采访中提到了几个女性演员朋友,瑞茜、德鲁、朱莉、娜奥米等等,报纸就讨论几人做了没有。
报纸上的新闻也转移到了电视台和网络论坛,在各大电视台娱乐节目中,他经常被提起,什么百亿影帝、身家百亿、百亿票房,什么才29岁和传奇影星....
在网络论坛上的讨论更多是嬉闹玩梗。
有人在论坛里发了一张他的拳台肌肉照,头顶有一行字——‘我也很无奈啊,从前我的梦想是当个文艺青年,一不小心成了超超超级拳王’。
也有人用别的打趣他,‘我真是走错路了,从前我很想当个文艺片演员,但没有人给我这个机会,到了最后,我沦为一个动作巨星、奥斯卡影帝、百亿票王’。
还有人说,‘你凭什么不工作,你以为你是李察吗?’
‘其实我不想息影的,只是一不小心走到了巅峰,金球影帝、奥斯卡影帝、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