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朱元璋,</p>
却是用眼睛扫视着位于大殿最远处角落各个御史,</p>
想从他们之中找出日记的作者。</p>
但御史们站位距离过远,他甚至都看不清他们的样貌。</p>
朱元璋见大臣们讨论得差不多了。</p>
便总结性地说道。</p>
“公布事情的真相自然是刻不容缓,”</p>
“可是要让那些北方举子们相信朝廷的调查结果才能解决问题。”</p>
朱元璋还是担心日记上说的情况。</p>
可那些北方举子不信自己菜啊。</p>
他们还是会继续上疏接着闹。</p>
他必须得预防着点。</p>
黄子澄见朱元璋并不反对公布调查结果,遂出列说道。</p>
“臣黄子澄启奏,臣附议列位大人的意见。”</p>
“将调查结果及时公布出来,以平息各方的谣言!”</p>
“臣还建议把今科所有的试卷都公布于贡院之中,”</p>
“上榜的卷子和落榜的卷子摆在一起,让天下人都好好瞧瞧。”</p>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p>
“也让那些落地的北方举子,正视差距,承认别人的优点。”</p>
众大臣听完黄子澄的发言都在心中叫好,</p>
要不是早朝规矩多,怕被纠察御史将自己的出格行为记录在册,</p>
秋后算账,白白挨处分,</p>
他们都想抚掌大声叫好了。</p>
作为黄子澄的死党,齐泰更是出列支持。</p>
“臣齐泰启奏,臣附议黄大人的妙计,这个办法最是稳妥!”</p>
“绝对能平息那些落地举子引起的科举风波。”</p>
朱允炆更是止不住地点头表示赞许。</p>
还得是黄先生,</p>
足智多谋,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p>
看来北方举子大闹科举这事儿马上就会翻篇了。</p>
朱元璋听完黄子澄的话,也是眼前一亮。</p>
对啊,</p>
所谓公布真相就是,</p>
把所有的证据都摆出来。</p>
最直观的证据不就是卷子么?</p>
那些北方举子的落榜卷子,</p>
咱已经看了那些个优秀的了,</p>
水平实在是一般般,</p>
没看过的那些肯定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了。</p>
那就索性全部公布出来。</p>
让这些落地的北方举子他们自己也瞧瞧,他们写的是啥玩意。</p>
黄子澄说的对,要让他们正视差距。</p>
此刻,得益于奉天殿优异的建筑设计,</p>
大殿中的声音能清晰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