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黎萤也不着恼,随手提起桌案旁的纸笔,挥毫写下几行字,递给掌柜的。</p>
杜仲只是瞧了几眼,便正色道:“这是熬胶的方子?但似乎......还差了些步骤。”</p>
黎萤笑道:“掌柜的若与我成了同路人,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她顿了顿,又道:“今日这胶,不过只是凡品。我一个渔家女,单枪匹马,做不得精益求精。掌柜的若是出手,我另有一张九朝贡胶的方子......”</p>
九朝贡胶?</p>
杜仲闻所未闻,将信将疑地看着黎萤,似是在盘算,她这话中到底有几分是真。</p>
良久,他终于开口道:“小娘子,这批盆覆胶,我全收了。至于买方子之事,实不相瞒,这是笔大买卖,我须得和东家仔细商量,方能决断,不知小娘子可否给我三日的时间考虑?”</p>
黎萤点头:“这是自然。”</p>
杜仲又问道:“敢问小娘子如何称呼?”</p>
“我姓黎,白日里在码头上卖海鲜小炒,掌柜的若是想好了,只管差人来寻我就是。”</p>
一张驴皮,粗略估算,大抵有七八斤重,熬出了三斤的阿胶,掌柜的亲自取了一锭十两的银子给她。</p>
黎萤收了银子,对杜仲巧笑倩兮地行了个礼:“掌柜的,静候佳音。”</p>
等她走远了,那学徒还不甘心地叫道:“掌柜的!她买了十副膏药,还没给银子呢!”</p>
杜仲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鼠目寸光的东西!等她成了咱们的摇钱树,恐怕连东家也得对她客气几分!你还想着讨银子?今日的怠慢,她不记恨你便是好事了!”</p>
他匆匆修书一封,连着黎萤写下的那残缺的方子,一并飞鸽传书,送了出去。</p>
千里之外,京畿的一处宅院,一个管家打扮的男子,将那两张薄薄的信笺恭敬地呈给了一位两鬓斑白的锦衣商贾。</p>
“九朝贡胶?听来倒是有趣。”</p>
商贾手中摩挲着一枚白玉貔貅,眯起眼睛,吩咐道:“让药坊那边应下这桩合作。那女人若是还有什么要求,只要不是太出格的,便也一并答应下来,莫要让旁人钻了空子。”</p>
管家领命,又问道:“老爷,可要调查那女人的底细?”</p>
商贾略一沉吟,身边倒是闪过一个娉娉婷婷的妙龄女子,娇声道:“那间草药铺子一年到头也赚不得几两银子,这种琐事,你们以后只管自己决断就是了,何苦拿来让老爷伤神?”</p>
她挽过商贾的臂弯,哄着他便走。</p>
管家似是还想劝些什么,却终究还是张了张嘴,没能说出口。</p>
黎萤对这一切浑然不查。</p>
驴肉火烧在码头上大受好评,不少船工知道驴肉难得,生怕过了这村没这店,甚至干脆一口气便买上十个。</p>
铜板如流水一样流进了荷包,让她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数钱数到手抽筋”。</p>
粗略算算,宰杀老黑驴,至少出了一百五十斤驴肉,她这短短两日,卖出去了上千个火烧,净赚四两银。</p>
杀驴那日嘲讽她的懒汉也瞧见了她的生意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