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翁月又问道:“可你怎么敢断定,他们的东西是假的呢?”</p>
我道:“因为他那玩意儿太大了,野生肉苁蓉一根能有个半把斤,就算一等品了。”</p>
“要是有个一斤重,那至少得是十年以上的精品!”</p>
“我曾经在塞北阿拉善盟‘死亡之海’,见过一根长两米,鲜重28斤,至少三十年的苁蓉王。”</p>
“他那几根,虽然比不上苁蓉王,但个头也都已经超乎寻常。”</p>
“这种极品野生大货,要是尖货(真品),当地收购商早就抢破头了!”</p>
“哪里还轮得到在火车上兜售?”</p>
翁月闻言,“哦”了一声,露出一副长见识了的表情。</p>
我喝了口酒,继续掰扯道:“再一个,气味也不对。”</p>
“真正的肉苁蓉,有一股独特的微甜清香,回味又有些微苦。”</p>
“而他那玩意儿,一股咸苦气味,那是盐的味道!他那肉苁蓉,分明是用盐润后的松树梢特制伪造而成!”</p>
翁月眨了眨眼,问道:“可我怎么什么也没闻出来?你隔这么远,居然能分辨出这么多种气味?”</p>
“你这鼻子真灵,快赶上我家虎子了!”</p>
我说:“过奖了。”</p>
翁月听了,嘿嘿坏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p>
我不知道她笑什么。</p>
她说:“虎子是我爸养的猎狗呢!”</p>
闻言,我险些没一口啤酒喷她身上。</p>
小红帽的嘴,还挺损。</p>
喝着啤酒,谈天说地,原本枯燥的旅途,便不再觉得漫长。</p>
第二天上午,火车驶进蓉城西站。</p>
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像河流一样在此短暂汇聚,而后分道扬镳。</p>
汹涌人潮的中央,翁月像一朵鲜艳的红花,挥手向我告别。</p>
“磊哥,我老家在巫山,有空来玩啊!”</p>
她的笑容,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p>
出了火车站,我打了辆的士,直接去了荷花池中药材交易市场。</p>
中药材市场,起源于三国时的药摊,唐代辟为药墟,宋代形成药市,明代则有“药码头”之称。</p>
全国各地的中药材,由各地药商收购之后,最终都会流入药材市场进行集中交易。</p>
如果说车站,是人的码头。</p>
那么药市,就是药材的码头。</p>
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药码头”,大概有一百一十多处,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经朝廷许可的地下黑市。</p>
而其中交易量最大,药材品种最齐全,名气最大的药码头,莫过于徽省亳州、冀省安国、赣省樟树、豫省禹州。</p>
业内人称为“四大药都”。</p>
荷花池虽然比不上四大药都,但也算是龙国西部最大的正规药码头了。</p>
之前说过,我在南疆逗留了个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