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人讨论她的亲事,没有半点避讳。</p>
姜晚禾也看出祖母的打算,她郑重表明立场:“祖母,咱们姜家对谢家有恩,两家可以多走动,若是以亲事要挟,反而不美。”</p>
救命之恩不是小事,换多多的银子和人情不好?这是可以无限利用的好机会。</p>
若是按头结亲,谢家不再领情,姜家也会遭人耻笑。</p>
哪怕谢曜名声再响亮,姜晚禾对这等表里不一的人没有半点喜欢。</p>
五岁那年,姜晚禾曾与祖母去谢家做客,彼时她的纸鸢落到矮树上,谢曜明明伸手就可以帮忙,却站在一旁闲适围观,任凭她抹眼泪无动于衷。</p>
谢曜抓过她的辫子,用虫子恐吓过她,诸如此类多如牛毛,足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p>
什么温文尔雅,风光霁月的国公府世子?呸,恶劣!</p>
就算此番谢曜还算客气守礼,那又如何?</p>
当年发生的一切,姜晚禾清楚明白的记在一个小本本上,已经写到最后一页,这还是二人许多年未见的情况下。</p>
“晚禾,救命之恩唯有以身相许,此乃一段佳话美谈,怎么算是挟恩图报?”</p>
姜家老二姜文柏接过话头,抚掌道,“这门亲事,二叔看很不错。”</p>
以姜家的门第与国公府结亲,稍微有一些高攀。</p>
“都说高门嫁女,咱们家晚禾容貌顶尖,性子又天真烂漫,谢家娶到晚禾,是他们的福气!”</p>
姜文柏巧舌如簧,把侄女姜晚禾的草包名声很好的美化了。</p>
姜晚禾微微有些脸热,若不是知晓二叔的真实想法就是如此,她都怀疑对方在阴阳她了。</p>
有全然护着她的家人,姜晚禾懒得去纠结所谓的名声,舒服自在便好。</p>
关于是否挟恩图报,姜家众人展开激烈的讨论。</p>
“放眼京城,如谢世子这般品行高洁的男子,实属少见。”</p>
姜文柏的妻子杜氏马上声援自家老爷,言语极为中肯。</p>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文氏摔倒后,身子明显大不如前。</p>
早把姜晚禾的亲事定下来,众人都会安心些。</p>
“先定亲,咱们姜家又不急着嫁女儿,多留府上几年也好。”</p>
“是啊,不然如安宁郡主那般,嫁过去都要二十了……”</p>
二房杜氏提到安宁郡主后,房内突的陷入一阵沉默。</p>
刚刚还显得热络的姜文柏,当即改了主意。</p>
“不行,这门亲事不妥!”</p>
姜文柏摩挲着胡子仔细琢磨,迅速反悔。</p>
杜氏继续附和道:“娘,大哥大嫂,是我太着急,忘了国公府还未曾分家。”</p>
安宁郡主心系国公府世子谢曜,这在京城不是秘密。</p>
高贵如郡主,照样当不上世子夫人,最后只得含恨嫁给谢曜的堂兄谢晖。</p>
二人成亲没多久,谢曜离京去了南边任职。</p>
“谢家是百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