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养朗声说道。</p>
“这是一篇刚刚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请各位泰山北斗,过过目!”</p>
只见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林飞的论文《只用花38万8,可控核聚变装置带回家》!</p>
哗!</p>
当所有人抬头,看到大屏幕上的标题时。</p>
第一反应都是:荒唐!这该不会是哪个民科写出的文章吧?</p>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民科的文章,也能拿来滥竽充数了?!”</p>
可耐着性子往下读。</p>
越读,一众专家就越是心惊!</p>
“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这篇论文采用了大量原创的公式,解决了之前可控核聚变理论的重大缺陷!”武明德拈着胡须说道。</p>
“何止!这篇论文不光补全了理论。更重要的是给出了核聚变反应堆的具体制作方法!就那种能够耐受上亿度高温的新型材料,单拎出来也能拿一个诺贝尔奖!”</p>
唐博学感叹道。他曾担任大夏“865工程”的总工程师。</p>
在他的观感中,这篇论文的作者,能够一次性解决那么多工程问题,后面起码有一个专业团队。</p>
“先别管理论,也别管什么新型材料。这篇论文的完成度极高!我猜测,这名专家有可能已经用新型材料造出了托马卡克装置,并在尝试进行首次点火实验!”</p>
钱慎思扫视了一圈专家大拿,顿了顿,继续说道。</p>
“而且,这位专家的论文标题——只用花38万8,可控核聚变装置带回家!”</p>
“我刚刚估算了下,按照他的方案,也是可以实现的!”</p>
嘶!</p>
在场的专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p>
武明德,唐博学和钱慎思。这三位举足轻重的泰山北斗,都已经表态了。</p>
所以。</p>
这篇论文的权威性,不容置疑!</p>
……</p>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会议室内的震惊声,此起彼伏。</p>
纵然会议主持人赵天养,一直在提醒会场纪律。</p>
可看到如此划时代的成果,在场的所有专家大拿,还是彻底失态了!</p>
终于,等到会场的众人,情绪渐渐平复下去之后。</p>
赵天养这才朗声说道。</p>
“相信诸位,刚刚已经看完了这篇论文的所有内容。”</p>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咱们大夏,是否要跟随这篇论文的技术路线,来实现可控核聚变?”</p>
“同意跟随的请举手,不同意跟随的不举手!”</p>
话音未落。</p>
刷!刷!刷!</p>
几乎所有人,都齐齐举手表示赞同!</p>
会议主持人赵天养,扫视了一眼众人。</p>
却发现只有核聚变领域的三巨头——武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