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朱元璋大怒
了神。</p>
即便是应天府城门外,也没有如此干净过!</p>
路两边的田地里,百姓不知坐着个什么东西往前滚,稻子也跟着卷进去。</p>
再往前,就看着一个巨大的红色盘长结被顶在一块界碑上,还写着几个大字。</p>
“美丽凤阳欢迎您”。</p>
赵行设计这玩意的时候,思路很清楚。</p>
交了过路费的,才有机会看到这句话,钱都不掏的还想老子欢迎你?</p>
做梦去吧!</p>
朱元璋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从怀中将赵行写的奏折拿出来看。</p>
“陛下,凤阳县百姓,褐衣不完,食不果腹,苦不堪言啊!”</p>
抬眼一看,麦浪滚滚,大丰收之景。</p>
就连种地的百姓穿的都是棉衣,而不是褐衣。</p>
“前面的让让,别挡道啊!别以为没有人看着,就能不守交通规则!”</p>
后面一队人吆喝着往前走,见着朱元璋等人一副外乡人的打扮,摆摆手。</p>
“靠右行驶,不要越道,不能占道逆行,看你们外地来的就算了,不然叫县令大人的交警大队抓到了,还得罚你款呢。”</p>
“后面的,送粮的兄弟们加把劲儿!忙完这最后两天,咱就能休息了!”</p>
后头几十辆车,车有三个轮子,前面坐着个人,脚上不知道踩的啥玩意儿,堆满了粮食的车子咕噜噜的往前跑。</p>
一辆三轮车,能顶三四辆独轮车,还省了更多人力。</p>
朱元璋看着远去的粮队,再看眼手上奏折。</p>
“陛下,通往凤阳的官道年久失修,道路残破不堪,堪称泥泞小路,往来不便……”</p>
这句,假的。</p>
“陛下,凤阳周边,土匪横行,时常抢劫……”</p>
这句,真的。</p>
他赵行搞个什么收费站服务区,就是最大的土匪!</p>
一路走,一路看。</p>
到了凤阳县城门脚下,看着比应天府还要威武雄壮的城墙,朱元璋和朱标双双沉默了。</p>
城门大开,分了三条道。</p>
往来百姓商贩,人满为患,却有秩序地在门前排起来了长队。</p>
一个个的百姓脸上喜气洋洋,满是笑意和希望。</p>
朱元璋又下意识看了眼奏折。</p>
“陛下,凤阳县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赋税侵扰,纷纷逃离,如今城内百姓不足半数,恐成空城……”</p>
“他娘的!全他妈是假话!”</p>
朱元璋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狠狠地跳上去踩了几脚。</p>
“写得那么惨,骗了咱那么多眼泪,结果全是假的!”</p>
朱元璋踩在上面,将奏折踩成了灰扑扑的,上面的鞋印子,多得扫一下都能弹出二维码网页来。</p>
城门下的门卒见着朱元璋等人的车队堵在哪儿,挥舞着手上的皮鞭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