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p>
首先,排除新建的小区,因为新建小区的安保比较好,还要绕过监控,难度较大。</p>
所以,年久失修的老小区,或者一些城郊的烂尾楼是首选。</p>
可如果只是这样,追捕组的人必然也会想到。</p>
其实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有一个误区。</p>
即:想要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安稳的躲起来。</p>
这样的地方是不存在的。</p>
因为追捕的人会一直行动,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p>
所以要跳过这个思想误区。</p>
并非是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p>
而是要找一个“就算他们知道,但起码短期内查不到的地方”</p>
最大限度拖延他们的时间,就会相对的安全。</p>
所以电影里才会有那么多犯罪分子前去烂尾楼,这个地方必然会被排查出。</p>
但不会是今夜。</p>
正如没有解不开的密码锁,但如果解开密码的时间需要消耗几十年,那这把锁在时间上就是“解不开”的。</p>
苏辰面前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各有一个小区,五层的板楼,没有电梯,看上去都像是上世纪的建造的。</p>
门口的大爷坐在保安亭里,保安室的监控依然亮着微弱的灯。</p>
苏辰直接从正门走了进去,因为穿着雨衣,所以他只需要微微低下头,就可以掩饰自己的外貌。</p>
而当他从正门走进去后,在小区绕了一圈,果然,一般这样的老小区,为了行人方便,必定会有一些锯断围栏的“人造小门”</p>
从小门出去之后,苏辰又故技重施的走了其他的两个小区。</p>
最终又走进了东边,也就是最一开始的那个小区。</p>
苏辰这样做,就是在拖延时间。</p>
刚刚他在环顾小区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拿东边的这个小区举例,整个小区有22栋楼,每栋楼都是5层,一梯两户。</p>
所以一共有220户人家。</p>
那么四个小区,就有近一千户人家。</p>
他在凉亭看到一本被水浸湿的杂志,随手翻开。</p>
“12页——那就12号楼2楼吧,得罪了——”</p>
...</p>
另一方面,追捕组的人也很快就抵达了现场。</p>
刘峰从车上走下,身后的人撑起雨伞。</p>
他走在尸体近前。</p>
对着身后的人道:“封锁现场,找法医来——另外,看看周围有没有有价值的线索”</p>
“再去让小林调取一下周围可用的监控,距离这里最近的几个居民区出入口的也要”</p>
“重点排查一下垃圾站,地铁站的——下水就不必了,这时候应该不会蠢到去躲在下水里吧,他如果真的躲进去了,咱们直接去排放口那等着他被冲过来就行”</p>
一条条指令清晰的被安排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