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是思念。我已修书一封寄与父亲,盼他能割舍上海产业,来港谋求发展。”</p>
“你父亲会否听从你的建议?”</p>
“还不知道。” 萧秉钧淡笑,“你的父亲在家中?”</p>
“不在,还在银行忙碌,晚餐前当会归来。”</p>
“我有事相商,今晚便在府上叨扰,共进晚餐了。”</p>
“很好,只是寒舍局促,没客房,你不介意的话,可与我同榻而眠。”</p>
“不必劳烦,我要是不归,家中佣人会担心的。”</p>
“悉听尊便。” 陈三省也未再执意挽留,目光在萧秉钧身上稍作停留,好奇探问:“你找我父亲所为何事?”</p>
“我打算用房产作抵押申请贷款,先问一下银行放款情况。”</p>
“等我父亲回来,你们再详谈不晚。”</p>
萧秉钧与陈三省畅聊逾半小时,陈国富下班归家。</p>
萧秉钧曾几度拜访,与陈国富相识,见其归来,赶忙起身,微笑致意:“陈叔叔,别来无恙!”</p>
“秉钧,原来是你,快请坐。” 陈国富微笑道。</p>
“爸,秉钧前来,是为贷款之事与您商议。” 陈三省说道。</p>
“秉钧,你贷款作何用途?莫非欲自立门户,创办公司?” 陈国富好奇问道。</p>
“我在香江坐拥数处房产,抵押起来,向花旗银行借贷。待资金到位,便创立一家置业公司,购置地皮,大兴土木。” 萧秉钧笑意盈盈。</p>
“你果真创立置地公司,那我听候你的吩咐。” 陈三省笑道。</p>
“好说,好说。” 萧秉钧点头应允。</p>
“你攻读建筑学专业,涉足置地行业,也算术业有专攻。” 陈国富微笑着说道,稍作停顿,又问:“你名下房产估计价值多少?”</p>
“按照市价售卖,至少 60 万港元。”</p>
在这个时代的香江,60 万港元是一笔天文数字,多数香江民众月入连 150 港元未达到。</p>
陈国富在花旗银行浸润多年,不是腰缠万贯,也见多识广。</p>
听闻萧秉钧言及名下有六十万港元资产,面上波澜不惊,他早已知晓萧秉钧之父萧光华乃富商巨贾。</p>
“你欲贷款几何?” 陈国富问道。</p>
“多多益善。” 萧秉钧道。</p>
“房产估值虽可酌情高估,贷款上限仅为估值之五成。”</p>
“一半就一半吧。” 萧秉钧笑道,“陈叔叔,我知道其中的规矩,愿奉上三千元谢礼,烦请您操办此事。”</p>
“真是懂事。” 陈国富心中暗赞,微笑回应:“秉钧,与我说说你名下房产详情。”</p>
“我现在住的独立别墅,它的坐落方位与面积…… 还有两栋出租的唐楼,所处地段、面积大小以及月租金收入状况……”</p>
陈国富聆听萧秉钧介绍后,微笑着说:“近半年来,香江房价上扬显著,你所说的那一栋别墅与两幢唐楼,高估市值可达 100 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