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chap_r(); 谢行之停顿了一下,“明日正好是家母的寿宴。”</p>
江绾愣住了,怪不得谢行之要去求平安符,许是想在母亲生辰之际,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顺。</p>
江绾有些过意不去,若非自己,谢行之早就求到了平安符了。</p>
江绾答应了谢行之的邀请。</p>
但到别人家里参加寿宴,哪有空手而去的道理。</p>
江绾让人去打听谢家的情况,派出去的人很快回来了。</p>
这谢行之的父亲,谢大将军,十六岁从军,十八岁被封为平定大将军。</p>
他和谢行之不一样,谢行之是中了探花之后才改为从军。</p>
这谢深可是实打实的不爱读书,年少从军,靠着自己的本事,在战场上拼出一身军功。</p>
据说,谢老爷子原先不大喜欢他从军,但奈何自家这个孩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料。</p>
最后,只能放任他去了。</p>
好在,这谢深骨子里也是个能吃苦争气的,豁出了性命,给谢家争来的军功。</p>
这谢深素来不耐朝堂尔虞我诈,所以一开始谢行之说要从军的时候,他可乐坏了。</p>
他自己不爱读书,但父亲是天子帝师,谢家书香世家,清流权贵。</p>
他有四个孩子,其他三个孩子也算争气,但到了谢行之这里,他三岁学文,五岁学武,年少成名,还被钦点为太子少师。</p>
谢行之的优秀,让谢深既欣慰,又觉得少了些父亲的参与感。</p>
旁的不说,就说父亲的威严吧。</p>
他每次要教导谢行之学问的时候,看到谢行之的字,比他还具有大师风骨。</p>
他还没开口,就被谢老爷子吼道:“滚边去,别教坏了孩子。”</p>
他想教谢行之武术,但晚了一步,谢行之被雾仑山的无尘收下了。</p>
无尘大师不仅武功高深,于五行八卦,卜卦道行都有一定的涉猎。</p>
他当初下山,是专门为了收谢行之为徒。</p>
在无尘大师面前,谢深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说自己要教谢行之了。</p>
谢行之各方面完美得,像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p>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谢行之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凡是帝师,必出于谢家这一传闻。</p>
他虽比太子小了几个月,但自幼陪着太子长大,最后扶持太子登基。</p>
陛下登基后,借着他的手,平定边疆,谢行之成了战神。</p>
回上京之后,陛下更是让他负责各地的学堂兴建,教育乃是国之根本,盛帝的这一做法收获了盛朝学子的赞誉。</p>
而谢行之,更是天下学子的榜样。</p>
江绾只知道他救了自己,但当沈书白将这一切摆在她面前的时候。</p>
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乃是真正的君子。</p>
想到自己上次的失约,江绾突然觉得有些愧疚。</p>
对于去谢家赴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