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也暖和。”</p>
她的身子骨从小调理着,如今已无甚大碍,只落下一个畏寒的毛病。</p>
在炎炎夏日,仍手足冰凉。</p>
冬日更甚。</p>
可神奇的是,这么小一个孩子,比那暖手炉都更暖和三分。</p>
许是孩子正在发热的缘故?</p>
乔望舒努力忽略着这异常,说服自己。</p>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有下人迎上来,笑眯眯地请安:“眼看着天儿又变了,三夫人正惦记着七姑娘呢,可巧就回来了。”</p>
她是在三夫人夏氏跟前伺候的得力大丫鬟香雪。</p>
候在此处,正是因为乔望舒急匆匆回来一趟又出去,夏氏不放心。</p>
“香雪姐姐费心了。”</p>
乔望舒应了一句,往内走去。</p>
走动间,斗篷敞开一些,露出孩子的襁褓一角。</p>
香雪大吃一惊,连忙询问:“七姑娘,这是?”</p>
连翘笑着打趣:“甭提姐姐吃惊,我刚刚见着时,也是惊得不行。”</p>
“我回来替姑娘取个暖手炉的功夫,姑娘竟是在雪地里捡了个孩子。要不,怎么都说咱姑娘是菩萨心肠呢?”</p>
几句话,交代了前因后果。</p>
香雪不疑有他,将手中油纸伞撑到乔望舒头顶,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唏嘘:“瞧瞧这小可怜儿。”</p>
孩子身上仍在发热,却乖得不行。</p>
一双黑眼珠滴溜溜地看着香雪,把她给稀罕得两眼放光。</p>
“香雪姐姐,劳烦你跟三伯母带个话,我过会儿就去跟她请安。”</p>
乔望舒说:“这孩子还发着热,我得先替他降温。”</p>
她得了池神医青睐传授医术,是府里上上下下都清楚的事。</p>
谁有个头痛脑热的,就来求七姑娘看诊拿药。</p>
乔望舒脾气和善,哪怕是下人求到她跟前,同样尽心医治,不分贵贱。</p>
在忠顺伯府里,人人敬爱七姑娘。</p>
香雪立刻应下,又问:“若是短了什么,七姑娘只管差人来说。”</p>
在中医体系中,能退烧的药方不少,如大小青龙汤、桂枝汤、射干麻黄汤等等。</p>
却不能直接拿来,用在一个婴儿身上。</p>
回房后,乔望舒又细细替孩子诊治,发现他高热无汗,脉象浮紧。</p>
便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酌情减量,又加入一味大周独有的固本培元药材,作为药引子。</p>
退烧重要,不能伤了孩子的根本也同样重要。</p>
将药方交给连翘,乔望舒把如何煎药细细嘱咐了一遍。</p>
连翘听得仔细、记在心间,再重复了一次。</p>
跟在姑娘身边,这些活计她都做惯了的,跟医馆的伙计比也分毫不差。</p>
“姑娘放心,奴婢这就去库房里拿药。”</p>
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