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
独自一人在京城求学,家境好的,吃喝不愁,在哪里过年都一样,但也有很多清寒贫苦的人,除了日夜苦读,靠抄书、撰写碑文、作笺启铭表赚钱,着实的不容易。
雪音私塾倒是好些,月北私塾中,李青文时常听说有人看书晕倒,大都是兼顾学业和赚钱而累倒的。
看到他们,李青文就会想到二哥,当年十几岁的时候,一个人千里迢迢跟随商队到京城,然后节衣缩食的读书求学,何其辛苦。
不由得,心有戚戚焉。
东西两个铺子的人,还有被救回来的这些,人数太多,这个年过的着实有些与众不同。
门窗关着,铺子里面点着灯火,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大家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吃喝的同时守岁。
过了这个年,李青文已经二十岁,二十弱冠,他成年了。
虽然没有喝酒,但看着桌上的灯光,李青文有些恍惚。
有时觉得时间过的慢,有时又觉得快,回头看看过往,好像离自己都很远。
离开边城不到一年,他感觉自己像是出走了好久,想家里的爹娘哥嫂侄子,想毛毛它们,想骡马和羊……
也想江淙。
在床上滚了两圈,李青文差点把肚子里的东西吐出来,赶紧躺好。
晚上他不想吃这么多的,这个让,那个夹菜,结果不小心吃多了。
因为睡不着,李青文又起身,看了一会儿书,待眼皮沉了,才钻回被窝,很快便睡了过去。
大年初一,吃完饭,李青宏他们去东城和西城的街坊邻居那里拜年,李青文则去问候私塾里的同窗们。
从初一到十五,京城的庙会不断,极其的热闹,但这份热闹注定跟李青文没有关系,他一个二月就要考试的人,过了年就得把脑袋扎进书里面。
苏元宝要跟他爹和小叔走亲访友,只跟李青文过来贴贴就去忙了。
省试考的科目跟乡试一样,内容也大同小异,就是贴经再加上几本史书和律书,不过听说今年的策要减一,另外加两道论,现在各个私塾学院之间都在相互打探。
新年伊始,李青文也把学习时间加了一个时辰,同室的陈泰发热咳嗽,秦屿和朱祖元也被传染了,同时学堂中不少人也中招,咳嗽声音此起彼伏。
李青文尚且还算是精神。
为了驱毒,卧房和学堂天天洒醋,烧艾草,别人鼻子堵了,倒是没啥,李青文这个没有生病的人,每天都被熏的头大。
身体和学业的双重负担下,不少人病倒,原本想早点跟李青文团聚的苏元宝,也因为这场风寒,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读书。
怕弟弟也害病,李青宏一日三顿饭都让人来给李青文送,顿顿少不了一大桶滚烫的姜糖水,这些水一个人喝不完,有时有时进了室友的肚子,有时被徐青元喝下。
春闱在即,李青宏想要替弟弟分忧,但又不知道该做啥,便去了庙里上香祈福,祈福管用不管用一时看不出来,倒是给自己弄出了一桩良缘。
第228章
去年秋闱前, 李青宏去庙里上香,给幺弟求了一个上上签。
下山时,碰到一位丢了钱袋的姑娘, 顺手借了一百个铜板,后来回家, 这位姑娘的家人还回了钱。
原本以为这事便了结了,结果过完年, 李青宏再去上香, 又碰巧遇到了这位姑娘。
这位姑娘并不是一个人, 同行的还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子, 另外还有两个相熟的婶子,她们应该是一同来庙中,回去的时候车坏了。
当时时间快要黑了,不管是车夫还是女人们都急的冒汗, 李青宏停下来, 本来想看看能不能帮着修一下,结果一看弄不好, 就让人拉着这些女眷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