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6节
子眼睛看向爷爷奶奶,手却接了过去,然后整个塞到嘴里,嚼了没几下就往下咽,噎的直翻白眼。

    李青文吓了一跳,“这可使不得,快,快吐出来。”

    鸡蛋都是拿去卖钱的,平时哪里能吃的到,几个孩子舍不得往外吐,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连啃了那么多天干粮,李青文觉得这顿饭尤其的往下咽。

    晚上,宿在炕上时,听到老头在另外一个屋子不停的咳嗽,几乎整夜没有停,这样的日子,饭都吃不饱,看大夫更是难,大病等死,小病拖着。

    像这样的人家还有两千多户。

    刚到这里时,李青文觉得自家的日子就不容易,现在看来,比他们还不如的人太多了。

    快天亮时,秦林先起来,塞了一把铜板,老头和老太太又哭又跪。

    李青文一个晚上都没睡,听到外面的动静,慢慢睁开了眼睛。

    日子的不容易他早就知道,但依旧觉得难受。

    这个月份并州各地都在春种了,但这片土地却依旧一片死寂,依靠这吃饭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李青文和秦林在这里走了一遭,这两个县城的县令听到了消息一起过来了,俱是一副苦瓜相。

    百姓穷,税赋收不上去,县衙也苦,因为这个,几任县官都被处罚了,他们也想好好的,但是有心无力,也没银子。

    盐碱地李青文当然知道,因为种种原因,土壤里的盐集聚,造成的后果就是农作物无法生长。

    书本中对于盐碱地的改良有很多办法,但是效果普通,而且投入甚巨,因为造成盐碱的原因不同,治理起来十分麻烦。

    前世那种科技发达的时候都没有好的措施,李青文在这里更没有甚改良的好法子。

    不过没有好办法并不是没有办法。

    走了这么多路,李青文发现,这些盐碱地也并非是不毛之地,里面还是有不少杂草的,这些杂草种类十分单一,它们能活下来是因为耐盐碱。

    所以,李青文对秦林道:“大伯,改田我也没甚好主意,不若试试种些这里能长的东西。”

    秦林道:“仔儿,所有的庄稼都试着种过了,都不行。”

    “庄稼不行,草、灌木还有树可有试过?”李青文问道。

    旁边的两个县令愣了,种庄稼是为了吃,种草、种树是让老百姓吃草吃树叶?

    种地的事情,秦林比这俩人可知道的多了,闻言若有所思的道:“仔儿是想种些能卖钱的东西?”

    “是的。”李青文道:“大伯,我在边城收集了很多种子,别的不知道,有两种可以在这里种着试试。”

    李青文说的是白刺果和沙棘,白刺果耐旱又喜盐碱,果子可以入药,果核能榨油,它的全身都是宝贝,可以做酒、叶茶,果茶,缺点就是结果有点晚,沙棘跟白刺果差不多,旺果期要短一些。

    这俩并不是李青文最在意的,他想种的是能在这里生长的牧草,种植牧草当年就可以采割,用来喂养猪牛羊,卖掉赚钱一样可以养家。

    李青文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秦林,秦林抚掌喊好,那两个县令则一脸的不豫,但他们却没有开口。

    大梁向来都重农耕,田地就是百姓的命根子,也是江山的根本,把田种草喂牲畜,这样的事情前所未闻,如果被人告发,他们可能会跟着吃瓜落,不过这事若是知府大人做的决定,那与他们都没有干系了。

    秦林跟着朱纯做了多少年的地方官,很清楚田地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更想要百姓活下去,与其让田这样搁置,还不如试试。

    但是,种子还在边城,即便现在就派人去取,来回也要好几个月,今年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李青文拉去京城不少种子,从这里去京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边山寒[种田]简介 >边山寒[种田]目录 > 第22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