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大哥他们弄到的东西赚来的,我只是替他们跑腿卖钱,然后保管银子罢了。”
“你不用安慰我,我又不是三岁孩子。”方氏一边抹泪,一边道:“他们要是有那能耐,从前的日子还至于过成那德行?”
李青文道:“嫂子,其实我们家从前也一年到头吃不饱饭……”
方氏根本不信,李青瑞等人在旁边七嘴八舌的说着过去的苦日子,一个个汉子虽然嘴巴笨,但不说假话,“我哥成亲之前穿的都是我娘用捡来的麻袋缝的衣服,我嫂子进门,那衣服又给我穿。”
“我们小时候饿的实在厉害,就跑到几十里外的村子偷杏吃,被狗追了好几条沟……”
“我从小到大出去要过三次饭,我奶奶说我年纪小招人稀罕,每次要的东西都比别人多。”
一句一句,硬是把方氏的眼泪给说没了,“那你们过去日子也太惨了。”
大家这么一打岔,李青文赶紧把箱子合上,放在旁边屋子的床底下,蒋家俩孩子都不敢坐床上了,屁股受不了。
就算天塌下来,李青文在李青卓的眼皮底下也得看书练字,而且因为昨日耽误了,今天要补回来。
李青文一边嘟嘟囔囔的背书,一边从旁边的袋子里掏笔,结果发现他的毛笔都秃了。
好家伙,来京城才这些日子,他都用坏了两支笔了。
李青文起身去拿二哥的袋子,发现里面竟然有七支毛笔,其中五支一眼看过去就不是便宜货,笔锋如锥,鼻头饱满,笔管镌刻的图画精美绝伦,这是他用不起的。
这五支笔放在这里,把老旧的袋子和另外两支笔衬的特别寒酸。
李青文没敢拿,拿起另外两支中的一个,一边背书一边练字,一心二用,这样能节省些时间。
待他把功课做好,李青卓过来检查,李青文才问:“二哥,那几支笔是谁的?”
“我们书院的人。”李青卓看了一眼,说道。
这是他刚在书院开始洗笔时,有人扔过来的,他洗好后,没人来认领,也没人给他银钱,他不记得到底是哪个人的,就这么一直留着。
大丧期间不影响做事,小楼里来了几个木匠,拉来木头开始叮叮当当的干活,铁锅也去定做了,得一阵子才能做好。
李青文满心期待的等了整整一个月,二层小楼布置的七七八八,新帝的登基大典举行完,城门打开,国号改了,苏树清那边也没有动静……
城门开后,他们立刻就收到了江淙在码头那边传来的报平安,李青文也托人把这个重要的事情告诉江淙……但迟迟却没有苏树清的消息。
李青问把书翻的稀里哗啦的响,心想,这事不会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吧。
结果第二天,天还没亮,苏树清就来了,跟他一起的还有一个呵欠连天的年轻人。
李家的人都围了上来,李青卓看到苏树清身边的年轻人,愣了一下,叫了一声,“师兄,过年好。”。
“李师弟。”杨薫抹去眼角挤出来的眼泪,“言之来找我说这事,我就料到跟你有关,还没猜错。”
言之是苏树清的表字。
杨薫也是林唯盛的弟子,但是他并没有跟着师傅学太久,依仗着家世显赫,早早的就进了刑部,如果不是江淙那个案子,林唯盛相互引见他们,李青卓可能都不认识这个师兄。
李青文看向苏树清,紧张又期待的问道:“怎么样?”
苏树清道:“你跟我们走一趟。”
没说行或者不行,李青文心里忐忑,赶紧去拿银子。
李青瑞问他们能不能跟着,杨薫对李青卓道:“师弟一同走。”
“我出不去。”李青卓平静的开口道:“年前妨碍禁军捉人,我被禁止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