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9节
见太后与陛下从殿外回来了, 母子俩一前一后,中间隔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谢太后保养得当的面上,隐隐有几分不快之色。</p>

    谢太后这幅模样,原本还说笑着的众人俱噤声,更有人在心中猜想着,这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之间,难道起了什么龃龉?</p>

    皇帝面上却并无异色,一如既往是那副模样,坐下后,便轮到各宫娘娘上前献礼了。</p>

    原本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谢贵妃打头阵,可谢贵妃如今遭了陛下厌弃,失了势,连出现在这宴席的资格都没有了,引人注目的,则成了几位诞下皇子皇女的妃嫔了。</p>

    其中,又以大皇子生母德妃,二皇子生母贤妃,三皇子生母章妃最为显眼。</p>

    德妃瞥了眼一侧的贤章二妃,见二人俱不敢与自己相争,眼里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旋即上前,柔声道,“臣妾恭贺陛下圣体康健,国运昌隆……”</p>

    一长串的贺词说罢,德妃停下后,身后嬷嬷便上前几步,躬身将手里捧着的物事呈于德妃。</p>

    德妃掀了上头的红布,露出底下一盘稻种,道,“数年前,桢儿得知陛下怜百姓忍饥,为陛下爱民如子之心动然,日夜难眠,身为人子,不能为陛下分忧,身为人臣,不能为陛下尽忠。桢儿心中愧然,故遣人去寻民间寻了耕种能人,栽培数年,经过数轮甄选,育出良种,可比寻常粮种增产三分。臣妾今日偷个懒,便借花献佛,以此恭贺陛下千秋。”</p>

    德妃这一番话,说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寥寥几句话,便把大皇子的孝顺和聪慧,展现得淋漓尽致。</p>

    连谢太后亦有些动容,颔首道,“桢儿是个孝顺的,知道为父皇分忧,便是这番心意,便十分难得了。皇帝可要好生赏一赏桢儿才是。”</p>

    皇帝闻言倒是一笑,捧起一把稻种,捧在掌心,细细看了会儿,叫人收起,才笑着道,“的确难得,民以食为天,若是这稻种真能推广,桢儿倒是立了大功了。”</p>

    德妃听了这话,自是得意洋洋,强忍着笑意,谢过皇帝,才退了回去。</p>

    身为有子的妃嫔,再争宠就不是为了那虚无缥缈的圣宠了,宫中没有皇后,便无嫡子,她的桢儿居长,凭何不能争一争?从前谢太后一心扶持谢贵妃,有这姑侄二人,她只能韬光养晦,如今谢贵妃失势,太后亦不似从前护着谢贵妃,她自然要为儿子争!</p>

    德妃之后,便轮到了贤妃。</p>

    贤妃倒不似德妃那般高调,只不过二人倒似心有灵犀般,俱借儿子的名义送了贺礼,贤妃送上的是二皇子亲手抄写的佛经,厚厚的一大卷,字小得犹如蚂蚁般,怕是最少也要抄上一个多月。</p>

    若说德妃把心思放在一个“能”字上,贤妃则把重点放在“孝”字上。</p>

    谢太后对佛经倒是更为感兴趣,叫到身边,翻了几页,才感慨道,“桓儿这一手字,倒是得了陛下真传。”</p>

    说罢,又指了指上头那个“谒”字,道,“这个谒字,同皇帝写的一模一样。”</p>

    贤妃含笑接话,“皇子们的学问,都是陛下亲力亲为,亲自教导的。桓儿不如大皇子那般聪慧,能为陛下分忧,也只能想到这蠢法子,来为陛下祈福,盼着陛下圣体康健,寿与天齐。”</p>

    原本这话并无什么,还夸了大皇子聪慧,可有二皇子这“愚孝”一衬,前头口口声声要为陛下分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通房宠简介 >通房宠目录 > 第9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