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
时一步答应下来。梁君末自己已经成家,自然也希望梁君时能有个好的归宿。看着他和李玉寒你情我愿,因为身份在外不能太过亲密,梁君末心里总有一点愧疚。
如果不是他去做这摄政王,只是个闲散王爷,他弟弟也不至于隐忍、克制到这个地步。梁君末看的出来他心里有李玉寒,但在人前都十分规矩,从不越矩。
感情这方面,李玉寒和梁君末有几分相似,都不会强迫自己喜欢的人做出决定,宽容忍让。也是如此,才会让梁君末觉得亏欠他两。
梁君时没想到梁君末会替他答应,心里略感诧异。他昨夜答应李玉寒夜宿都担心梁君末不满,谁知道他非但没有意见,还让李玉寒一同用膳。难道这几天自己大哥和李玉寒达成了别的协议,暂时休战?梁君时心不在焉的想着,李玉寒给他添了一碗汤递到手上,他都没反应。
用过早膳,李玉寒和梁君时出门去医馆。楚云闲要去看林墨,问梁君末要不要同去。
我要先去勤政殿,等我忙完了过去接你。
梁君末这两天都没进宫,今天要进去点个卯才行。
勤政殿的奏折又堆了一摞,不过因为都是些请安的折子,梁君末粗略的看完,便丢在一边不管,等梁荀有空自己过来翻看。把堆积的奏折全部处理完,梁君末伸个懒腰,听见自己的骨头都在响,嗤笑一声起身舒展身体。
勤政殿外面的积雪被踩出一排脚印,深深浅浅延伸出一条小道。偶尔贪玩的宫女捏一个雪团砸人,雪沫飘洒,纷纷扬扬,像在空中撒了一把盐。
梁君末听见有人往这边来,把殿内的火炉烧的更旺,不一会儿梁荀的身影就出现在门口。
大皇兄,你今天不陪哥哥吗?梁荀把身上的披风解下交给身后的太监,让他们都在外面候着,自己走进来,笑容灿烂,就像冬日的一抹阳光,让人觉得温暖。
逸之今日有事,我等下要去接他。梁君末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梁荀,问道:勤政殿怎么没烧地龙?
要说今天梁君末踏进勤政殿觉得有什么不同,就是这里面挺冷,没有地龙,只有一盆炭火。
地龙不能用了,在让工匠修。
好端端的梁君末心里诧异,想到今早梁君时说祭司的衣服太薄,止住自己的话头,看似随意的问道:上个月邓公公离宫,你把大内总管的位置给了谁?
之前的宫内总管是伺候先皇的邓公公,因为他年纪大了,想要回乡去看一眼,上个月和皇上请辞。皇上应允,许他回乡颐养天年。
我一时物色不出好的人物,就让邓公公一手带起来的弟子来福暂时管着。梁荀身边的人资历尚浅,其他人选都需要考核一段时间,大内总管的职务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梁君末闻言思忖片刻,道:邓公公没有给你推荐人吗?
有,梁荀略迟疑,方才道:母后身边的陈溪姑姑。
邓公公离宫前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弟子也不是其他太监,而是太后身边的姑姑。宫里并非没有女子掌管内务的先例,只是梁荀想不明白邓公公素日和陈溪姑姑时有意见不合的情况,怎么会推荐陈溪姑姑。
说起来陈溪还是宫中老人,她原是丞相府的丫鬟,和太后感情要好,跟着太后一起进宫到现在,都对太后忠心耿耿。
梁荀把邓公公的建议说给太后听,陈溪到没什么,她说自己服从安排。最后是太后不同意,她说陈溪是王家出来的人,不想皇上以后为难。
梁君末知道这个以后指的是什么,梁荀现在还小,等他年纪渐长开始立后开后宫,防止外戚专权这个问题就会摆上来。陈溪也算太后的娘家人,她处在这个位置,对宫里的一切调度都很清楚,自然会成为活靶子。
不过现在还不是考虑以后的问题,邓公在宫里周旋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