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54章 一点奖励
陈凡轻轻点头,“再加上内饰装潢,打个富余,半个月造一辆车,差不多了吧?”  杨厂长点了点头,“差不多。”  陈凡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在微型货车之外,再开一个高档手工轿车车间。”  “高档手工轿车?”  杨厂长有些迷糊,“难道全部零件都要用人工来造?那样半个月可不够。”  陈凡摇头笑道,“有机器当然用机器,所谓的手工,其实就是相对于流水线而言。另外,这种手工订制轿车与量产车的最大区别,就是零件尺寸的匹配度要高度契合。  如果量产车3000公里出首次故障,那手工车就要达到6000公里,甚至是8000公里。总而言之,四个字可以代表这种汽车,那就是精雕细琢!”  听到这里,几位领导隐隐都想明白了什么。  微型货车那是走量的,是机械厂发展壮大的利器,而手工汽车却是机械厂的门面,展现的是机械厂的技术实力,是机械厂往上升的助力器。  杨厂长脸色越来越兴奋,“按照你说的,那这种车会不会有一天能超过红旗和上海汽车?”  陈凡笑道,“如果说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可是亲儿子,机械厂这种后来的可比不上。  可要说质量和档次,除非他们也推出手工车,否则绝对比不上不惜成本、精雕细琢的产品。”  虽然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种车不是造出来卖给普通单位的,而是特供上级领导专用!  机械厂不缺钱,缺的是渠道、政策,如果用这种车开路……  可是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要不然就成了搞特殊,是需要严厉批评滴!  杨厂长春风满面,端起酒杯和陈凡碰了一个,闭口不再谈汽车的事,甚至连图纸都没问。  有个能画全套汽车图纸的专家在,还怕没有设计图吗?  实在不行,就用嘎斯和伏尔加那两套,换个壳子不就完了。  接下来,陈凡又和几位领导聊了机械厂产品线的事。  机械厂的产品线实在是太杂了,而且很多都是临时任务。  缺自行车了,商业局就请机械厂生产一批,缺缝纫机了,又请他们生产一批,缺电风扇、缺东缺西,都能找到机械厂头上。  谁让他们设备最全、人才最多呢?  面对这种情况,陈凡酒兴上头,也是一番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你们是坐在金山上啃窝窝头啊,这么好的条件,尽给商业局当牛马了。  电风扇、自行车、缝纫机是很稀罕的东西吗?有没有听说过电饭煲?”  所有人齐齐摇头。  陈凡左手做了个插插头的动作,右手手指往下按了一下,“电饭煲,就是煮饭的小锅,只要通上电,按一下,等着饭熟就行了,都不用管。”  他端起饭碗打了个手势,“全国有多少城市、又有多少城市家庭?要是每家每户都能买一只电饭煲,你们自己算算那是多少钱。”  杨厂长还在思考怎么用电煮饭,旁边的赵主席就对着陈凡问道,“那么哪里有电饭煲卖呢?”  若是真的插上电就等饭熟,别的什么都不用管,那倒是挺方便的。  就是这玩意儿好像没听说过啊?  虽说我国60年代就进口了电饭煲,可是数量极少,主要是供给外国专家和特定人群,普通商店很少有卖的。  如果只有一个地方可能有,那就是号称全国货品最全的王府井百货。  可他们都没去过,自然无从得知。  至于他问哪里能买到,倒不是想自己用,而是想买回来仿造。  陈凡看着赵主席,嘿嘿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目前只有首都的王府井百货、友谊商店有得卖,再就是上海的大百货公司可能有。除了这两个地方,就只有广东有。”  妇联钱主任有些好奇,“小陈老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呀?”  其他人也都将目光投向陈凡。  按照他们了解的信息,陈凡应该没有出过云湖啊。  陈凡微微一笑,眼神有些惆怅,“大家都知道,其实除了医生和机械工,我还是一名文学爱好者。”  听到这话,所有人眼里都露出恍然的神色。  陈凡却似乎没有看到,继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穿在1977简介 >穿在1977目录 > 第454章 一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