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改名狂魔
名有二十多个。】  【又将新与褒义词联合起来,赋予自己的祈愿。】  【比如苍梧郡改名“新广”。  信都国改名“新博”。  新郪县改名“新延”。  新阳县改名“新明”。  成阳县改名“新利”。】  【或许是粉饰太平,或许是信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王莽更改政区地名时大量采用粉饰太平的吉祥词汇,把众多的郡县改称“信”“治”“安”“顺”“平”等,以赋名的手段来“正名”。】  【接下来用一段话,将其中一些地名联系起来。】  【“安新”“归新”“顺成”“乐信”等地,理所当然地听命于王莽的统治,通过“善治”“思治”“清治”“严治”,人民就会“常安”“乐安”“卑顺”“宁顺”,新朝就会“守平”“昌平”“延平”“长平”。】  【要想国家长治久安,边疆也要做好防护啊。】  【东南西北的蛮夷必须通通镇压!】  【琅琊郡改为“填夷”。  云中郡改为“受降”。  长沙国改为“填蛮”。  陇西郡改为“厌戎”。  天水郡改为“填戎”。  白狼县改为“伏狄”。  平邑改为“平胡”。  宣武县改为“讨貉”。  蓟县改为“伐戎”。  阴平道改为“摧虏”。  曲江县改为“除虏”。】  ————  大汉,长安。  在长安街道上,刘彻越想越不对劲。  “王莽该不会打不过外族,所以只能在言语上占些便宜吧?”  “后辈不是说哪怕到了东汉末年,我大汉打异族都如砍瓜切菜一般吗?”  骑着马,桑弘羊的屁股被硌得那叫一个疼啊。  “陛下,王莽是新。”  “朕知道,可他国内不仍然是我大汉子民吗?”  “何况他就一世而亡,若是打不过胡人,边境百姓又要吃多少苦?”  刘彻叹息,唉,朕虽然没那么爱民,但他们是朕的子民,朕欺负他们,可以!  胡人欺负,不行!  “咕……咕……”刘彻的肚子叫了起来。  不对啊,朕才吃了早膳。  “嗯……好香,好像是烤肉。”  刘彻怒不可遏。  “混蛋,你们三个居然背着朕烤肉。”  “皇后还则罢了。”  “卫青、去病,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朕!”  “我们可是一家人啊!”  刘彻一马鞭抽在马屁股之上,飞奔而去。  桑弘羊懂事的下马,牵着马缓步而行。  和陛下一起进去,不行!陛下当着众人说要打他们一顿,我们去了,陛下是打还是不打?  打吧,舍不得。  不打吧,皇帝金口玉言,怎么能言而无信?  慢慢走,等陛下先进去撒撒气,然后我们在进去,刚好很合适的为皇后三人“求情”。  陛下气也撒了,台阶也有了。  大家皆大欢喜。  ————  【王莽上位之前,大肆宣扬“符命”,用“天命”“瑞应”等迷信之说来证明他当天子的合理性。】  【平帝末年就有人奏报在挖井时挖出了一块石头,上圆下方,上面写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从此以后,王莽共得到五花八门的“符命”四十多样,因此在称帝后,他特派十二个大臣颁布“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  【汉代地方行政建制分郡、县二级,政区地名中的级别区分本来是很明确的。  可是,王莽在改变地名时却任意混淆政区地名中的级别概念,把一些郡、县改称为“亭”,“郡县以亭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之数”。  如东郡和濮阳县都改名“治亭”,赵国改名“桓亭”,济阴冤句县改名“济平亭”,平原郡鬲县改名“河平亭”等等。  符命本来是骗人的把戏,分开来说,符指“瑞应”,命指天命。合起来说,把一些自然或人为的特殊现象当作祥瑞以证明某人应运该当做天子,就叫做符命。  在这些符命里,大约有一篇曾暗示新朝的措施应该以天为法,天的圆周为360度,所以王莽要把360个郡县改名为亭。】  【如果你非要杠古代怎么可能知道圆周是360度,建议你自己搜索。】  ————  《吐槽帝语录》  “日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简介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目录 > 第7章 改名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