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赵光义改史了吗?
  【二不知儿子能否活到成年。】  【五代十国之间,三四年的王朝挺多见的,为了稳定内部人心,也出于不知道将来究竟是何种情况,赵光义仍然是潜规则的储君。】  【儿子年幼,自己在前方打仗,肯定要个人看家啊。】  【否则下面人有样学样,给自己来一场陈桥兵变怎么办?】  【但时间来到了开宝六年。】  【内部早已平定,外早灭了后蜀、南汉、南唐。】  【儿子赵德昭也健健康康的,目前二十二岁。】  【既然稳定了,家业肯定给儿子啊,谁给弟弟啊?】  【开宝六年,赵光义受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  【官职更大了,但很明显皇位和赵光义没关系了,这是补偿性的官职。】  【比如天策上将,这不就是李渊补偿李世民的:儿啊,太子之位就别想了,皇帝老大,太子老二,你老三。】  【李世民同意了吗?】  【没同意,干他娘的。】  【赵光义一想:李老二都行,没道理赵老二不行。】  PS:赵匡胤大哥早夭,宋朝史书默认赵匡胤是老大,所以用“赵老二”称呼赵光义。  【赵钱孙李,赵还在李前面。】  【干他娘的。】  【所以,开宝九年十月,赵匡胤突然驾崩。】  ————  大唐,长安。  “什么意思!”李世民不计较后辈说他杀兄囚父,也不计较后辈调侃。  但很计较把自己和赵光义拿来做比较。  朕要是和他一样,朕直接撞死在玄武门前。  【这一年,赵匡胤五十岁。】  【很长寿啦。】  【毕竟比始皇还长一岁。】  ————  大秦,咸阳。  “可真是个讨厌的后辈。”始皇皱着眉头说道。  “长寿和朕过不去了是吧?”  “朕只是想活的长一点?”  “朕有什么错?”  ————  【癸丑夕,帝(指赵匡胤)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第二日,赵光义就登基称帝了。】  【灵前继位啊,不知道还以为国家出了多大乱子。】  【整个宋朝官方史书对赵匡胤的死因避而不谈。】  【北宋除了开国君主,全是赵光义后代,他们不可能推翻自己法理。】  【而南宋呢,赵构无后,收了太祖一脉的作为养子,又将皇位还给了太祖一脉。】  【他们事实上是赵匡胤后人,但法理上得叫赵光义祖宗。】  【他们也不可能去写。】  【得,祖宗的事情,祖宗自己在九幽黄泉解决。】  【但正史没有,野史可就出来了。】  【再次强调,野史并非是指假的,而是指并非官方史书记载的都可以统称为野史。】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斧声烛影。】  【拾柒讲个大家没听过的版本。】  【北宋僧人文莹所着的《续湘山野录》。】  【赵匡胤和赵光义曾和一道士同游同饮。  这道士"能引其喉于杳冥间作清征之声",且他偶尔唱出的这些话只有赵家兄弟能听见。  道士说:"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兄弟二人不解,问道士何意,结果道士说自己只是说了句梦话而已。  后来赵匡胤与这道士再遇,道士言:"别来喜安。  赵匡胤则问:"我久欲见汝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  道士给的答案,并非是"万寿无疆"。  而是"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  "十月廿日夜",正是赵匡胤最终辞世之日。  这天原本大晴,星斗明灿,因而赵匡胤大喜。  可不久后又天色骤变,大雪和冰雹齐降。赵匡胤又大惊,急忙召弟弟赵光义入宫。  延入大寝,(兄弟二人)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  "宫人们只能透过窗户上的烛影,见"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  等到兄弟俩酒酣饭饱,宫殿外的雪已有数寸之深。  宫人们见赵匡胤引柱斧雪,还转头冲赵光义大声道:"好做!好做!"神似醉酒。  好一番折腾以后,兄弟俩终于消停。  赵匡胤"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而赵光义也留在禁内休息。  将五鼓,也就是快到凌晨四点的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简介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目录 > 第1章 赵光义改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