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中十分清楚,这时的平静将意味着另一场残酷的搏斗。回军暂时退下,更多的回军将云集而来,特别是野蛮而惨忍的浩罕兵更是一群亡命之徒。托什河口的防线可能要崩溃了,现在退回城中坚守,放弃这里的防线?长清不愿这样做。这一退,如果回军随后追杀,将全部覆没。城中的那几百名守城兵不能固守整个阿克苏,浑巴什河的防线也就等于零。

    不行,一定要在托什河口坚持到最后,哪怕葬身于此,为阿克苏赢得机会,为援军赢得时间。

    援军,长清向东北方向望去,仍是没有一兵一马,他有点绝望,开始恨起伊犁的援军,恨有何用?必须想法坚守,拖延时间。

    回军的进攻又开始,比刚才的人马更多,更凶猛。托什罕河的最后一道防线快要崩溃,仅剩下二百多人。怎么办!叛军仍不断向河这边涌来。

    援军,援军,长清边指挥防守反击,边在心中呼喊着。对,援军不来,我们何不创造援军,用假象迷惑敌人。他立即命令三十名骑兵火速骑马在托什罕岸边奔跑,用战马踏起的烟尘迷惑敌人。并让官兵不断呐喊:援——军——来——了!

    战马踏起的烟尘和士兵的喊声果然使回军中计,敌人纷纷退下。恰在这时,平叛的部队赶到了,与沿河岸的长清所率官兵互相配合,展开反击,追杀后退的叛军。

    激战进行了四个多小时,长清和杨芳乘胜追杀叛军几十里,歼敌三千多人,将进犯托什罕河防线的叛军彻底打败。

    这时,浑巴什河口额尔古伦也送来情报,杨遇春、吉拉布的平叛部队与他和王鸿仪所率的官兵共同御敌,击败进犯之敌,浑巴什河防线保住了。阿克苏保住了。

    阿克苏保卫战取得胜利,清军平叛战争取得首次大捷,遏制了东侵、北犯的叛军,确保了平叛基地的安全。鼓舞了平叛大军的士气。

    扬威将军长龄率平叛大军一万多人进驻阿克苏,嘉奖了长清、额尔古伦、王鸿仪、杨遇春、杨芳、吉拉布等人,并立刻奏折一份将阿克苏保卫战胜利的喜讯报告给皇上。

    歇兵十日,长龄召集杨遇春、杨芳,长清等人议事,商讨下一步进军目标——柯尔坪。

    柯尔坪,位于阿克苏西南三百多里,西通喀什噶尔,南通巴尔楚克,北通乌什,是进军西四城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清兵与叛军都要争夺的另一个军事要塞。

    长龄和杨遇春陈兵布阵,准备了周密的计划,准备一举夺下柯尔坪。而这计划中的关键人物是——萨赖占。

    萨赖占送走苏伦德之后也离开阿尔图什回庄,举目无亲,走向何方?他心中十分难过。不想重归故里,到安集延镇看到残破的家园,触目伤怀,想起伤心的往事,思念失去的亲人。一想到惨死的女儿就有一种无名的怒火,他痛恨喀什噶尔残暴的清朝官兵;一想到苏兰,他就对张格尔咬牙切齿。他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他恨战争给牧民带来的灾难。一路流浪,他看见被杀戮的尸首和贫困流离失所的回民,他也见到四处逃亡而饿死于地上的妇幼。他同情这些不幸的人,但谁又同情他呢?他也是这些逃亡回民中的一员。

    一天,萨赖占一行七八人正在赶路,忽然遇到一队浩罕兵马。想躲避已来不及,萨赖占等人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去。

    “喂!你们几个干什么的,鬼鬼祟祟,是不是清兵的暗探?”有个小头目冲着他们大喊。

    “兵爷,我们几个是商人,来往做点生意,请兵爷多关照!”

    “商人?不像,倒像暗探!来人,把他们全捆起来!”

    几个士兵上前就要动手,忽听有人喊一声:“慢着!”话音未落,说话人走了上来,士兵见是他们的领队长官发话,谁还敢再乱动,急忙退下。

    来人仔细打量一下萨赖占,有点疑惑地问:“你是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道光皇帝简介 >道光皇帝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