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战择将
chap_r(); 对于前线局势的糜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颇是紧张,军委会高层一连数日都在敦促南京守备工事的整修工作。11月17日的上午,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所率领的一众在宁高级将领视察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在南京城郊的天堡城防御阵地。在复廓阵地,蒋介石别有深意地说“这个地势,应该有办法”。
而此时他身旁的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兼军法总监唐生智则接过话语,说道:“现在从上海撤退下来的部队伤亡很大,新兵多,没几个老兵,任务是艰巨的。”唐生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之前他和蒋介石有过一次交谈,这次那次会谈中,蒋介石问唐生智:“守不守?”随后他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南京一定要守!”
于是唐生智回答说:“我同意守南京,掩护前方部队的休整和后方部队的集中,以阻止和延缓敌人的进攻。”但是蒋介石又问:“哪一个守呢?”见唐生智无言,蒋介石接着哼声道:“如果没有人守,我自己守。”一见这位委员长假惺惺地表态了,唐生智只能说:“用不着委座您自己守,派一个军长或是总司令,带几个师或者几个军就行了,从前方下来的人中间派一个人守,或者要南京警备司令谷正伦守都可以。”
但蒋介石对唐生智的这番提议却很不以为然,他说:“他们不行,资历太浅。”接着又说,“再商量吧。”事实上,这个时候,蒋介石是希望唐生智来出任首都卫戍总司令的,但唐生智一直没有表态。也正是这样,才有了11月17日这天前往复廓阵地视察的事务,对此钱大钧很是了解,如果不是希望唐生智出任这个卫戍司令官,委员长也不会要求唐生智此时在视察过程中陪同在自己左右。
在这次视察中,蒋介石还是代表军委会确定了一个关于南京防御的基本原则:占据有利地形,进行有力防卫,南京可守一两个月,以待时机。实际上,这个原则不仅仅是蒋介石对身旁的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兼军法总监唐生智所说的一句随意之语,而且基本代表着蒋介石确立下了国民政府死守南京的决心。
也就在这日当天下午,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驱车来到唐生智在南京的公寓。这次单独会面,所谈及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谁来守卫南京”。而之所以就“谁来守卫南京”的问题与唐生智单独交换意见,也是因为蒋介石更期望唐生智来主持。但面对蒋介石委员长的询问,唐生智依然持自己最初的建议,以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部副监、南京卫戍司令兼宪兵司令谷正伦为南京守卫作战的指挥者。
但这次提议还是没有被蒋介石采纳,因为蒋介石认为谷正伦的资历太浅了,不足以担任指挥南京保卫作战的重责。在国民党军内部,资历不高是不足以服众的。随后唐生智又建议以罗卓英为南京卫戍作战部队的总司令,以谷正伦和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为副总司令,但他的这个提议仍未被蒋介石所认可。随后唐生智又考虑到以陈诚为守卫总司令,但是谁都知道陈诚的部队在上海撤退的时候,一口气退过了安徽宣城、广德一线,这显然更不合适了。
实际上,在上午视察完复廓阵地之后,唐生智回到家后,就要求参谋处赶快拟出一个城防计划,并准备在次日亲自送给蒋介石看,他原本的计划便是推荐谷正伦、桂永清为城防正副司令,或再加上罗卓英为总司令。这样的推荐是因为,谷正伦为南京卫戍司令兼宪兵司令而桂永清则是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总队长,此二人均是蒋介石的亲信,天子门生。
谷正伦,这位现任南京警备司令自1927年“宁汉合流”后,便开始打造国民政府的宪兵部队。1929年,其以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名义,设立了宪兵教练所,自兼所长。次年,他又向蒋介石提出成立宪兵司令部、充实宪兵教练所、扩建宪兵部队的建议,并很快获了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