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2、首都防御计划
易看出的,就是要塞的普通守备军官,也难以知道整个要塞的守备全貌。因为江阴要塞构筑要塞工程的工程处,完全是由参谋部城塞组派出的。要塞各炮台原有火炮49门,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军政部兵工署又增设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炮8门、150毫米加农炮4门,均为从德国采购的最新式火炮。

    其中88毫米高平两用半自动炮总共才买了20门,除了江阴要塞、江宁要塞各有8门之后,还有四门在武汉外围的白浒山,这种火炮命名为“甲炮”。根据番号命名江宁要塞为甲一台、甲二台,江阴要塞为甲三台、甲四台,白浒山是甲五台。同时运来的4门150毫米加农炮,则命名为“丙炮”,装在西山的为丙一台。该炮弹弹重达50公斤,弹种有穿甲、爆炸两种,最大射程为22000米,“丙炮”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岸防火炮之一。

    而江阴要塞甲三台、甲四台、丙一台的操作官兵,均由陆军炮兵学校要塞科负责的要塞炮兵干部训练班组织训练的,由德国负责技术方面的人员进行指导训练。

    之前,当淞沪方面的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之时,在南京第一次高级幕僚会议后,第三战区决定对南京仅作象征性防守之际,最高统帅部电令要塞“暂守江阴,候令撤退”。随后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补充指示:“将新炮准备拆到后方安装,铁驳一到即行起运。”然而在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决定固守南京后,统帅部又电令要塞“固守江阴”。

    所以当日军突破锡澄线时,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并公布南京卫戍军建制的时候,要塞又接到“死守江阴”的电令。

    防守江阴要塞的部队有第103师、第112师、要塞所属步兵两个营及江防海军舰艇等,统一由江防军总司令刘兴指挥。第71军军长王敬久负责指挥镇江要塞防御。

    然而自淞沪会战爆发以来,日军便不断出动陆、海军航空队的飞机来江阴要塞一线,向要塞及舰队实施狂轰滥炸。由于中日战事爆发的时候,中日两国海军的实力悬殊,没有作战舰艇的中国海军根本就无法对抗日本海军队。而也正是依仗着中国海军没有实力,以“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为旗舰的日本舰队才得以在长江、黄浦江频频进出,如入无人之地。

    由于最高军事委员会明确指示海军要绝对确保对江阴以西长江航线的控制,为此,国民政府海军部也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即以长江为布防重心,集中主要舰只,封锁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开战前的8月5日的最高绝密作战会议上,军委会曾经下令封锁江阴要塞,对长江实行封锁,防止日本海军溯江而上攻击南京,同时要截住长江中上游的日本舰艇和商船。

    然而作战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黄浚就将这一情况外泄出去,原来他早已被日本女间谍南造云子(化名为廖雅权,潜伏在南京汤山温泉当服务员。有“帝国第一女间谍”之称)所收买。结果未等中国海军实施封锁作战,原先停泊在重庆、宜昌、九江、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上游各港口的日本军舰、商船就全部开足马力驶往长江下游,并冲过了江阴要塞,由于中国军队缺乏足够的警惕和协调,当海军部醒悟过来后,才发现所有日本军舰已经全部逃脱,整个作战计划也因此而彻底流产。

    在围歼日本海军第3舰队第11战队的计划流产后,根据最高国防会议的精神,从8月11日开始,中国海军开始实施封江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封锁江阴江面的最先工作主要是破坏航标,以增加敌舰航行难度,减缓其前进速度,接着海军部又根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防纲要》中提出“海军退入长江布防”的要领,12日,海军又以第1舰队与第2舰队主力等49艘军舰在江阴江面集合完毕,随后在海军部长陈绍宽将军的主持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2、首都防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