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首都防御计划
事会报的意见要领。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成功,国民政府立刻感到事态的严重,曾派出大批军官到各处去详察国防工事构筑。11月6日这天谭道平奉命赶到苏州,向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报到,并请示前方的军队配置情形,随后又随着副长官部的高级幕僚去视察国防工事。
由于当时谭道平觉得这一带的工事不够坚固,除掉简单的轻重机枪掩体以外,战壕尚未完成,副防御工事则尚未构筑,于是记录下工事的优缺点以及必须改进的各点,立即草拟苏州国防构筑工事的视察报告后,直接于11月8日晚回返南京,并在11月9日晚上晋见了执行部主任唐生智将军,同时呈上视察报告。那次晚间的会议上,警卫执行部的高级幕僚都在座。
在听取了谭道平关于苏州和上海的作战经过报告后,唐生智曾强调说:“战争形势已起了变化,我们业已决定,放弃上海。往后战争将降临到我们的门口,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们不能够轻易地把它奉送给敌人,保卫的责任现在是毫无迟疑的,要我们来担负……我们平时常说抗战抗战,难道只是叫人家牺牲的吗?难道肯让敌人从我们手里随随便便地把我们的首都拿去吗?……我向大家说明,我不能辞卸这一个责任——保卫首都……”
汇报结束以后,唐生智便开始要求警卫执行部的幕僚开始计划作守城的准备。甚至蒋介石委员长率领唐生智、钱大钧、桂永清、第三战区副长官部参谋处副处长邵存诚等各位将领到天堡城视察工事,面授守城机宜的时候,谭道平当时也跟随着一同登天堡城,因为那个时候,警卫执行部已经作出了方案。
在奉蒋介石命令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后,唐生智随即将警卫执行部改组为卫戍长官部,因为警卫执行部当时仅担任国防工事的监督,并未作守城的准备,所以人力物力均感巨缺,加之当时南京卫戍军仅有第88师、第36师和教导总队,而这些部队,又都是在上海激战后新撤到南京补充整理完成的。
因此这个由军委会警卫执行部改组成的卫戍长官司令部最初的方案决定以固守南京复廓据点及城垣为目的,策定防御的部署:以第88师任右地区雨花台及城南之守备,以教导总队任中央地区紫金山及城垣东部之守备,以第36师任左地区大红山、幕府山及城北之守备,以宪兵部队任清凉山附近之守备,以第1旅长指挥教导总队之第1团及乌龙山要塞部警戒长江封锁线,并且命令各部队征集民夫于各地区内赶筑工事。
但是无论这些本是警卫执行部的幕僚,还是从参谋总部抽调加入卫戍司令部的参谋们,所有人都知道保卫南京的守卫战,不是应该展开在南京的城门口,而是在乍浦、平望、嘉兴、吴(苏州)福(山)与锡(无锡)澄(江阴)各线阵地,最少也应在溧水、句容与镇江之线,如果这些外围失守了,南京的保卫战注定将无法坚持,因为本是面北临江的金陵城现在面对的敌人并不是来自江北,而是自东而来、由南迂回的敌人,这样一旦外围防线崩溃,则本是南京屏障的长江天险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断绝南京守军的生死天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