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
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对天津城区总攻开始。首先是40分钟的炮火急袭。数百门大炮如同愤怒的响雷,向预定目标开始了猛烈的齐射轰击,在三十九军攻击方向上,敌军的明碉暗堡被纷纷端上了天,坚固的城垣也被我强大的炮火轰开了几十公尺宽的缺口。

    三十九军一一七师求战心切,其突击部队不等炮火急袭完毕,即在我军炮火尚未向市内延伸时,就已冒着被自己炮火击伤的危险向前跃进,开始了排除突破地段地堡群的战斗。透过前沿阵地上滚滚浓烟,依稀可看见一一七师突击尖兵的红旗已插上了一个个地堡群。

    紧贴其右的三十八军突击部队,发现后也不甘落后,也不等发出冲击命令便开始了爆破、架桥、攻击等进攻作业。炮兵部队观察哨见状,气得直骂步兵都不要命了,但为了不伤自己人,也只好通知炮群提前实施炮火延伸。

    于是,三十九军和三十八军的突击部队,几乎是紧随着延伸的炮火同时前进,使得被我军炮火炸瞢了的敌前沿官兵,还没等醒过神来,便已做了俘虏。

    由于个别突击部队提前冒死冲击,使少数人遭到自己炮火的杀伤,而且也导致我军炮火未能充分发挥出破坏作用。为突破敌军防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这一违纪行为,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三十九军官兵不甘示弱,敢打敢冲的勇猛作风。

    三十九军以有徐海东、钟伟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将而感到自豪。同时,众虎将也以其言传身教,培养出了三十九军敢打硬拼的战斗作风。

    在整个天津战役中,三十九军共计歼敌2.3万余名,生俘敌六十二军第六十七师少将师长李学玉,一五一师少将师长陈置等将级军官5名,缴获各种炮290门,长短枪985支以及大量其他军用物资和器材。

    1949年4月,原东北军区整训司令部组建成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部,第三十九军改归第十四兵团建制。4月底,第三十九军由河北武清地区出发,向华中、华南进军。7月初,进至湖北武昌、沙市、江陵地区。之后又渡过长江,改归第十三兵团建制。三十九军在十三兵团的指挥下,先是进军湘西,参加了围歼白崇禧部的衡宝战役,后又直下柳州,解放南宁,并最后于年底解放了中越边界的镇南关(今友谊关)。

    在四年人民解放战争中,第三十九军及其前身部队共计作战434次,其中进攻战占76%。总计歼敌19.6万余人(俘敌15.4万余人,投诚1.3 万余人,毙伤敌2.8万余人),并且生俘国民党新五军军长陈达林、第八兵团中将司令周福成、第七十一军中将军长熊新民等将级军官25名。缴获各种口径火炮2193门,重机枪1307挺,轻机枪4629挺,各种长短枪、自动步枪近7.9万支,大小汽车1521辆,坦克14辆,战马6994匹,电台189部,电话机2227部,各种炮弹27.25万余发。

    三十九军以其赫赫战功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赢得了四野党委及兄弟部队的好评和信任。1950年4月28日,四野党委评价它“是一个很好的部队,在野战军中有良好的声誉”。三十九军不仅在拼死的撕杀中锻炼了部队的战斗作风,提高了自己的战术水平,而且也用缴获敌人的装备武装了自己,使之从解放战争初期的单一步兵,发展成为炮兵、骑兵、工兵、通讯兵和装备汽车的辎重兵齐全的现代化军。

    1950年1月2日,第三十九军奉命北上。当时的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亲自为凯旋北上的三十九军送行,并亲书赠言:“永远胜利,永远光荣!”7月4日,三十九军开赴东北,在辽宁省辽阳、海城地区驻防。

    1950年10月,第三十九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政治委员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兼政治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四野档案简介 >四野档案目录 > 第八章 强将手下无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