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1章 图大义,即墨国军起义投奔解放区
营的两个连呐喊着冲上去了,守敌在如此猛烈的攻势面前吓破了胆,顾不得抵抗便四散逃窜。

    民间有句俗话叫作:“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三营的两个连饿虎扑食般没费多大的劲便攻占了山口。

    几乎与此同时,二营也和赶来的追兵接上了火,这伙追兵是敌三十二军的特务营,武器精良,战斗力极强,分乘十七辆卡车匆匆赶来。

    于成志指挥部队坚决阻击,因情况紧急跟本来不及修筑工事,双方于仓促之中交火,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追兵依仗着武器精良,向二营阵地发起轮番进攻,双方枪弹像炒豆般爆响,劈劈啪啪,震耳欲聋。

    追兵是敌军中的精锐,来势汹汹,二营虽顽强拼杀,终因寡不敌众,在形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被迫撤出了战斗。

    三营夺下山口阵地后,方本壮立即率领团直属队和一营迅速翻越山口挺进解放区。

    战斗中,二营大部分官兵被打散,于成志带领十几个人撤到一个村子里,隐蔽在一所农宅的屋顶上,严密地观察着敌人追兵的行踪。这次阻击战,尽管二营伤亡较大,却给全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特务营追到山口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方本壮率领大队人马进入了解放区,气得干瞪眼却没办法。前面是人家共产党的地盘,谁也不敢进解放区去自讨没趣。只得悻悻而返。

    当敌人追兵的汽车返驶即墨方向,远远地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去远后,于成志等人才从房顶上下来,飞奔解放区追赶大部队。

    太阳升起来了,沉积在大地上的那层银霜开始渐渐地消融。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天气出奇地好,似乎也在为这支国民党部队投奔解放区过年特别表示欢迎似的。起伏的山峦披满霞光,给行进中的队伍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方本壮和张德义并肩走在崎岖的路上,他俩为起义的成功所激动,早已忘了整整一夜行军征战的疲劳,脚步迈得是那样的轻松洒脱。登临峰顶时,他俩不约而同地停住步,回首俯尚未散尽硝烟的战场,不禁轻松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胜利喜悦,沾满烟尘的脸颊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

    他俩没有让队伍停下来休整,士兵们排着不太整齐的队列从他俩身旁接踵而过,经过一夜的行军和战斗,仍都显得精神饱满。

    方本壮对行走中的部队,正式宣布了起义的决定。士兵们都十分敬重和信任自己的团长,他们愿跟随团长一同走向光明。他们走过团长身旁时,投向方本壮的是含有真切情感的目光。

    几个士兵从军帽上摘下了“青天白日”的帽徽愤愤地扔到了地上后,还狠狠地踏了一脚说:“我早就不想干这国民党兵了,今天终于摘下它来干八路了。”

    队伍铁流一般地向前涌去,“青天白日”徽被后边的人接连不断地踩踏着,渐渐陷埋进脚下的土里。

    人心所向,这是历史的必然,被陷埋掉的将不仅仅是一枚国民党军队的帽徽,随之将被埋葬掉的是那座代表腐朽没落阶级利益的蒋家王朝。

    “到家了!”队伍中不知谁喊了一句。

    随之,便是一片“到家了”的欢呼声。

    “是的,到家了!”方本壮对张德义也这样深情地说了一句。

    青岛的历史上,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日子。

    1949年1月27日8时30分。

    起义部队一千一百余人(全团一千七百人,行军和战斗中走失或打散约六百人),由方本壮率领抵达即东店集镇。

    由于衣吉民同志事先向胶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少庸汇报过七五四团准备起义投诚的情况,对此,解放区领导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当起义部队到达店集后,便顺利地同当地解放军部队取得了联系,并受到了解放军即东指挥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青岛: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青岛: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1章 图大义,即墨国军起义投奔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