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袁世凯是个短命皇帝
的,袁世凯答应他“如有军务重要事件,仍随时入内会议”,并且只让王士珍署陆军总长。现在他不养病了,并且作了国务卿、陆军部总长自然要还给他,段祺瑞失去将近一年的军权重又收回,更在总长之前冠一个“兼”字,以显职权更大。
段祺瑞毕竟在决斗场上摔过跤,走起路来谨慎了。做了一些表面上的安排之后,他便依然半隐下来,说是“由徐树铮去操理日常的事务。”
徐树铮也在半依半就,每日晚出早归,有时便不到公府。
原来他们在等待一个事情的落实——那就是袁世凯取消帝制。段祺瑞、徐树铮都不想承担“做洪宪皇帝的官”这个臭名。一天晚上,段祺瑞把徐树铮请到府学胡同,问他“这些天来在干什么?”徐树铮捧着茶杯,却唱起来了:无人欣赏,自家拍掌,唱得千山响……
段祺瑞笑了。“有人说你正为去掉‘副秘书长’的‘副’字在努力,原来并无此事。”
“你说错了。”徐树铮说:“确有其事。只是不在今天。”“在何时?”段祺瑞问。
“慢慢等吧,姑且念叨着。”徐树铮说:“时间到了,不争也会来。”
“你不焦急?”
徐树铮摇摇头。说:“国情非常明白,一旦大厦倾倒,帝制这笔账就得算。可以断定,今天帮袁办的事越多,明天头上顶的罪越大。”
“我们不该去争那个国务卿。”
“这是两码事。”徐树铮忙解释:“争取国务卿,令袁项城悖了前令。他认错了,下一步棋咱们好走了。但却绝不按他帝制去定。”“我请你来就是为这事。”段祺瑞说:“取消帝制,我当面对项城说了。他是不甘心的,但也无可奈何。只是尚不见行动,只怕他对咱们的意见,也不会认真。”
“不,很认真。”徐树铮消息灵。于是,他把袁氏宫中的动向向段作了介绍一一
袁世凯冷静了几天,觉得帝制是不能自保了,他决定退一步:宣布取消帝制,蔡锷必须罢兵,而后,维持其大总统地位。
可是,反袁反帝的怒潮毕竟太大了,袁世凯也知道国人对他的好恶,他担心帝制取消了,总统保不住,鸡飞蛋打,两手空空!为此,袁世凯匆匆给徐世昌、黎元洪和段祺瑞三人各写了一封长信,让他们以不赞成帝制的中间派身份出来周旋,以达到其目的。段祺瑞的这封信就被徐树铮给扣下来了。所以,徐树铮敢肯定地说袁世凯对取消帝制“很认真”。
“我把信给压下了。不是不想让你看,是不想让你出面周旋。”徐树铮说:“这事是‘筹安六君子’惹起来的,项城完全可以让他们出面去收拾。”
“由他们出面?!”段祺瑞摇摇头。“连冯华甫等人的密电都要求‘惩办祸首’,祸首是谁?六君子跑得了?”
“这么说,老总愿意出面周旋了?”段祺瑞还是摇头。
“那就好。”徐树铮说:“一切周旋都得放到取消帝制之后。否则,我们白白努力。”
段祺瑞这才连连点头。
徐树铮把袁世凯的亲笔拿出来,交给段祺瑞。又说:“项城希望你参加3月21日下午在公府举行的紧急会议。”
段祺瑞接信,问:“去不去呢?”
“去!”徐树铮说:“送信人还有口信,说‘上头有话,请看多年的老交情,务必到会。’你不去好么?去归去,态度不能变。”
段祺瑞按时来到中南海,出席袁世凯主持的、像当初隆裕太后主持的御前会议讨论退位一样的会议。
天阴沉沉。
整个中南海阴沉沉。
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阴沉沉。
仿佛要响一个沉雷,落一场暴雨!
会场寂静得死一般,只看见脑袋看不见脸膛。仿佛这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