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类书籍外,还有不少政治方面的。有一些政治人物的传记,谷川都没有读过。
吃过了晚饭,谷川和接未归坐在小院里的葡萄架下,天南地北地说着话。
从说话中谷川了解到,接未归没见过父亲。母亲去世后,居住多年的老屋在一个雪夜里有所损坏。两年前,他又重新修整了这里的房屋和小院。
“你母亲……”谷川问道,他很想知道二十多年来,枫妹是怎么生活的。
提起母亲,接未归的情绪有些激动。他说,母亲的命太苦了。在这条件十分恶劣的大山里,一个女人拉扯着一个孩子生活,日子要说多难有多难。
刚记事时,接未归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饱肚子,吃上一顿玉米面糊糊。可是,终日以野菜为生,这个愿望却很难实现。他常常半夜饿得睡不着觉,捧着母亲干瘪的Rx房不停地吸着。
母亲轻轻拍打着儿子的后背,悄悄地落泪。
不知为什么,那时的冬天格外冷。接未归冷得无处躲无处藏,只好钻进母亲的怀里,靠母亲的体温给自己取暖。坐在炕头的母亲,晃动着身子。待在母亲的怀里,让接未归有一种躺在小船船舱里的感觉。风啊,浪啊,都被船身挡住了,船舱里成了无风无浪的世界。
有时候,接未归感到奇怪,别的小伙伴们都有爸爸,自己怎么没有呢?他跑去问妈妈。那一天,妈妈正在山上砍柴,听到儿了的话,一慌神儿,柴刀砍在了手上。
“妈妈,妈妈,你的手出血了!”接未归喊道。
妈妈却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任手上的血流淌。
“妈妈,妈妈,人家小伙伴家都是爸爸上山砍柴,妈妈在家做饭。我们家为什么没有爸爸砍柴呢?”接未归又问。
“妈妈,妈妈,我们去找爸爸吧,让爸爸给我们砍柴,你回家给我做饭吃。”接未归哭喊着,抱着母亲的腿不放。
母亲还是什么也不说,雕像般望着远山。迷茫的目光中,充满了期盼。
接未归的名字,是村里一位上了年纪的长者取的。那位老爷子,据说曾经在山外的什么地方读过两年私塾。在枫桥村,这位老人是最有学问的人了,给村里新出生的孩子取名,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专利。
接未归,意为枫妹怀上儿子后,天天站在山梁迎接孩子的父亲归来。可是,却始终未见孩子父亲归来。
这个名字的寓意过于残酷,让人心酸得落泪。
尽管枫妹口风很紧,死活不肯说出接未归的父亲是谁。但是,村里人都知道她肚子里怀的是谁的种儿,知道接未归是谁留下的根儿,但大家都不明说。村里人在心里记恨着谷三,骂这个忘恩负义的杂种,诅咒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接未归小学毕业后,便下地干活。懂事的他,常常把母亲背到家门前山梁上的枫树下。让双目已经失明的母亲坐在那块长满青苔的巨石山,“眺望”着远方的崎岖小路。自己默默地到地里除草、施肥。接未归的心里在流泪、流血,却始终不问母亲在痴等什么,不问自己的父亲到底是谁。他不忍心揭开母亲心灵深处的伤疤,更不愿提起那个从未见过面的负心父亲。
有时,母亲会自言自语:“当初说定了的,枫叶红了的时候,你一定会回来的。怎么这一走,一点音讯也没有了呢?”
悲愤的接未归便用怒火般的目光望着母亲身边的枫树,默默无语。他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得知,这棵粗壮高大的枫王,是自己父亲当年与母亲依依惜别时,两人亲手种植的。
可是,不知为什么,父亲离开后,这棵当年的枫树虽然已经长成枫王,叶子却始终没有红过。这已经成为接未归心中的秘密,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母亲。
家里生活困难,接未归的身体也不争气,每年都要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