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喜兵卫
件事就是不顺他的意。
因为心情不佳,喜兵卫只好拼命灌酒,希望至少将腹中淤泥冲淡一点。秋山不知道喜兵卫脑中的念头,还是不停地插科打诨,欲讨好喜兵卫。他愈听愈光火。但愚蠢的秋山丝毫没有察觉。难道是因为喜兵卫个性一向别扭,摆脸色是家常便饭吗?——不,秋山此人虽然喜欢看人脸色拍马屁,察颜观色的本事却差劲得很。
——这个笨蛋家伙。窝囊的蠢武士。
喜兵卫腰间也插着长短两把刀,但他并非武家出身。
喜兵卫是藏前经营米粮批发兼地下钱庄的商人长子,从小家境富裕、生活无虑。
喜兵卫之父位高权重——在藏前担任札差同业月会之主,其继承人就是喜兵卫。
札差干的并不是什么有赚头的生意——至少喜兵卫这么认为。这种生意既不生产物品,也不贩卖任何东西。札差只是武士御藏米的受领代理人。幕府发给武士的米粮发到武士手中之前,先存放于札差的仓库,由札差帮忙点收,代为看管,收取的仲介费却非常少,每一百袋米只能向武士收取黄金一分。若武士委托札差代为销售,仲介费则是每一百袋米金两分。靠这般微薄收入,理应赚不了几个钱,后来札差却变成暴利行业。法子说来容易,就是经营钱庄。武土无法只靠白米过日子,因此常经由札差将大部分政府发放的米换成现金。米价会波动,札差便可以米为担保出借现金。耳濡目染之下,喜兵卫从小就熟悉这套经商之道。
在其父刻意栽培之下,喜兵卫唯一学会的便是精打细算和察言观色。
喜兵卫一看秋山,就知道他肚子里有几条蛔虫。他根本没什么大脑。
喜兵卫——最讨厌秋山这个家伙。
秋山却恐怕完全没想到,自己会为喜兵卫所厌恶。
喜兵卫讨厌秋山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看他不顺眼而已。主要是因为在喜兵卫成为与力之际,曾有秋山一知道喜兵卫是商家之子,便明显露出了嘲讽眼神的感觉,从此以后他一有机会便责骂、打压、挖苦秋山。
秋山被他折磨得既困惑又疲累,连身子都弄坏了。但喜兵卫并未就此罢手。当然,喜兵卫并不是只对秋山发脾气而已,但三十个同心之中,就属秋山特别突出——欺负起来特别爽快。但即使如此,秋山还是成了喜兵卫的心腹。这并非因为喜兵卫大发慈悲,其实主要是秋山自己的误解。
误解的原因很单纯。秋山家自其父当家起便为庞大债务所苫,知道这状况后,喜兵卫主动表示愿意帮忙清偿。秋山为此大吃一惊,不仅前仇旧恨全消,对喜兵卫甚至是感激得五体投地,并因此成了这位新与力的侧近。从此之后,这位没有骨气的武士就如橡皮糖般整天黏着喜兵卫,甚至还理所当然地助纣为虐。
身为武士的威严与做为一个人的自尊,秋山早已丧失殆尽。
这些东西用钱就买得到,便宜得很。
喜兵卫也是只用少许金钱,就收买了秋山这个武士。
——真是个蠢材呀。
喜兵卫的父亲与兵卫总是大言不惭地表示——有钱能使鬼推磨,用钱能打发的事但做无妨。重要的是能否培养出支配其他人的气度——说穿了,也就是培养出判断能否用钱解决大小事的能力——这就是与兵卫教育他的方式。如果与兵卫这观念是真理,那么世上所有女人都可以看成妓女。不管对她们干了何等伤天害理之事,只要事后用钱打发——对方大都会乖乖闭嘴。因此不管如何放浪行骸、酬作非为,只要有钱在手令都不必担心。反正世上一切大小事,几乎都能用钱解决。
总之,他认为人有了钱自然会占上风——因此,人生的目标就是赚大钱——喜兵卫从小就被灌输这种想法。札差是没什么赚头,但也不是个赔钱的生意。
端坐家中